二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记载(三)
时 间 | 3.21 | 地 点 | 二办 | 活动内容 | 课例研讨 |
参加对象 | 二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 ||||
活动目的 | 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比较,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 ||||
初步知道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会正确辨别准确数与近似数,并会恰当选用近似数。 | |||||
活动过程: 【案例】 一、情境引入 昨天老师去商场买了一件商品(出示),花了差不多3000元钱,你猜猜老师买了什么? 生猜。你能不能说说为什么。(引导学生用上少得多,多得多,少一些,多一些) 如果我说花了差不多1000元钱,你知道我买了什么吗?5000元钱呢?(学生边说师边板书) 像左边的这一列数都是实际的价格是准确数。而右边的这些数是大概的数,这样大概的数就是近似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近似数。 二、互动新授 1.创设情境 小明是龙岗小学的学生,小华是东山小学的学生。一天他们俩相遇了,都说自己学校的人数最多。 课件出示: 小明:我是龙岗小学的学生,我们学校大约有700人。 小华:我是东山小学的学生,我们学校大约也有700人。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学校到底哪个学校的人数多吗?在小组里说说吧。 学生充分讨论(提示学生要用具体数来证明哪个学校人多。大约是700人,可能有多少人。) 指名学生回答。 师:现在我来告诉你们答案吧!教师出示龙岗小学695人,东山小学703人,并引导得出:695人比700人少一些,接近700人,所以说大约有700人;703人比700人多一些,也接近700,所以也可以说大约有700人。我们可以这样用数学的方法表示: 板书:695≈700 703≈700 师边板书边引导学生说:695约等于700,703约等于700. 师问:“≈”这个符号怎么读的?(约等于)这个符号就叫约等号。 3.教学“试一试”。 出示:实验小学有学生2016人,大约是几千人? 让学生充分地猜以后,得出2016大约是2千人,所以写成:2016≈2000 三、反馈检测 1.判断哪个数是近似数?哪个数是准确数? 二年级有324人。 全校学生大约2400名学生。 学校的花有1000盆左右。 我们学校为贫困学校捐款8969元。 学校捐书有1130本。 2.写出近似数 电视塔高405米,大约( )米。 一座公路桥长3996米,大约( )米。 育才小学有学生1009人,大约( )人。 江南世家有9998人,大约有( )人。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数轴上面的数有什么规律,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师问:我们一共填了哪些数,这些数中哪些接近500,哪些接近600? 4.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学生读题后强调题目要求:大约是几百或几千元,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 5.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 总结:我们在说近似数的时候通常都是约等于几百或几千。 6.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师引导依次讨论三个问题。 四、反思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近似数,近似数是一个大概的数。 五、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怎样摆接近2000的数?先摆一摆,再读一读。你知道怎么摆接近9000、5000、1000的四位数吗? 【反思】 比较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抽取出事物普遍存在的规律、区分出个体独有的特征。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使直观感受到的经验得以提升,进入学习数学化的过程。 数学是一门科学,具有科学的体系;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时,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数学又是一门艺术,具有艺术的魅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如能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不但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可以得到意外的惊喜。让学生得到知识的经验,情感的体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