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潘家小学2024-2025学年度秋学期
数学五年级备课组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双减”政策为导向,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求为指导,以新课程改革的方向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围绕教研组的科研课题,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学模式,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不断推进提升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水平,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二、工作措施:
(一)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促进教学观念更新。
1.《课程标准》是我们当前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本学期,本备课组将继续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并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其他学习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把握课改精神,不断更新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
2.建议教师多阅读教育理论专著、教育教学期刊,关注研究重点、热点问题,做到有笔记,有心得,并在组内进行交流。
(二)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效率。
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切实有效的教研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和教研组工作。
2.每次教研活动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并做好详细记录。
3.根据本校的研究课题和不同教师的个性需求,我们将采用灵活多样的研讨活动方式,如讲学式、闲谈式等,在加强备课组的建设的同时,把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专题学习与问题探讨相结合、经验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4.结合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围绕课题研究与资源学习,我们将把每次活动都提前作好准备,提前确定中心发言人及主题,以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要求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继续深化我校数学教研之风。
5.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好听课、评课活动。组织全体组员对教学观摩活动课进行听课、说评、评课、反思活动,以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促使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得到更新与提高。
6.鼓励本组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师间的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和听课笔记。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抓实常规管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常规管理工作是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利保障。抓好平时的备课、作业布置及批改。
2.学期初每位教师都必须加强对小学数学教材的深入研究,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对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目标、重难点,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制定各自的教学计划和本年级的教材分析。
3.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课后精心设计作业。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要求学生作业要规范整洁,教师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符号要规范,讲评要做到勤而细,并及时督促学生订正,对学困生的作业也要及时辅导,补漏补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5.加强培优辅困工作。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教师要早一点打算、多一点行动、少一点埋怨、早一点落实转化措施、多一点关心体贴,要花大力气来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四)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1.重视学生的课前准备习惯的培养。
2.重视学生的思维习惯的培养。
三、具体安排
第一周: 进一步理解和把握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第三周: 学习《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
第五周: 研讨各组员校级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七周: 集体备课,把握课改指导思想。
第九周: 集体备课,讨论如何提升学生的计算、运算能力。
第十一周: 教学工作中期总结。
第十三周: 集体备课,交流发展学生数学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十五周: 研讨、分享教学心得。
第十七周: 优差生辅导总结,因材施教提高辅导效益。
第十九周: 期未复习类型的研究,搞好期末复习。
以上计划如与学校工作有冲突,服从学校安排。
潘家小学五年级备课组
2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