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语文
学科教研促成长,思维碰撞谋发展
发布时间:2024-10-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陈静怡

  教无涯,研无止。为了进一步推进语文的教研活动,规范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促进教师不断进步与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0月10日潘小全体语文教师集中在旷达楼四楼多媒体教室开展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陈静怡老师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课后进行了说课、评课和观看《富饶的西沙群岛》名师课堂教学视频两个环节。

微信图片_20241010230711.jpg

  在评课环节多位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大家畅所欲言,相互学习。“说”发挥了授课者的作用,使大家进一步了解授课者的整体思路。“评”又使教师群体智慧得以发挥。说评双方围绕着同一个课题各抒己见、交流互动、互相启发、各有所得、优势互补。以下是部分老师的点评:

  陈敏老师点评:“陈老师板书精美,激发学生兴趣。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利用了各种图片、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课程结尾设计的“发朋友圈”小练笔,结合当下旅游热点,富有新意。”

  张勤仙老师说:“陈老师的成长非常迅速,在本课当中无论是板书还是教态都能看到很大的进步,课程内容上作为年轻老师,陈老师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收集展示教学资料,使得课堂十分的生动有趣。但在课文朗读上还有所欠缺,朗读部分还要增加,让学生在读中进一步体会课文中的情感,提升语感。”

  高程逸老师认为首先,陈老师巧用多媒体,让文本不再遥远。西沙群岛对学生而言神秘又陌生,对于文中的珊瑚、海参、大龙虾,以及海里鱼的品种、数量之多,学生都缺乏感性认识。陈老师通过播放视频、图片的方式直观展示,让他们仿佛置身海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研读课文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整堂陈老师用优美的语言、丰富的画面创设情境,丰富语言积累。读、品、写都围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展开,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

  最后钮里平校长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点要年轻老师应该利用好互联网、多媒体等工具提高教学效果,让语文教师群体注入新兴力量,第二点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有利于老师们互相学习的,希望各位老师今后能更加深研理念,落地课堂,俯身耕耘,共赴成长!

微信图片_20241010230717.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