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记载(2)
时间 | 2024.9.5 | 地点 | 办公室 | 活动内容 | 备课任务 |
参加对象 | 六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 ||||
活动目的 | 1、“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教学重难点理解 | ||||
2、“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教学整体,结构化备课思路 | |||||
路晓斐老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比较多,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特征与结构特点并形成清晰的立体图形表象,然后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实际应用,接着教学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并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进行单元复习整理以及拓展应用。 韩英老师:由本单元知识点关联的整体架构可以看出,12道例题中有5道例题十分关键,属于生长性很强的核心知识。(1)长、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教材通过例3教学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与空间想象相匹配,按序整理与探索规律相呼应,能够围成与不能围成相对比,例题学习与方法迁移相结合,让学生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深度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形成稳定而牢固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生长出新知打下坚实的基础。(2)体积的意义,教材通过例6教学体积的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这句话虽然不长,但是却十分抽象,因此需要学生有充分的感知和体验,才能逐步理解和概括。(3)体积单位的含义,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教材通过例8进行教学。(4)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材通过例9和例10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其中例9主要是让学生在操作中充分感知长方体体积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例10则让学生从摆好的长方体出发进行想象和推理,进而推导出体积计算公式。 徐向东老师:本单元分散编排了4次“试一试”、9次“练一练”,集中编排了4次对应练习,以及单元整理复习题。“试一试”通常是例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在例题基础上的变式或深化,是对例题学习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练一练”一般是紧跟例题进行学练结合,是针对例题学习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知识与方法的直接巩固。在两课时或几课时教学内容后面集中编排的练习,既有对应于例题的针对性练习,也有几个例题知识点的对比性练习,还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练习,以及少量提升拓展思维的挑战性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