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记载(6)
时间 | 11.7 | 地点 | 五年级办公室 | 活动内容 | 业务学习 |
参加对象 | 五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 ||||
活动目的 | 1、什么是跨学科主题活动? | ||||
2、为什么要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 | |||||
设立跨学科主题活动是此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重点和亮点。如何理解并且科学的实施跨学科主题活动,是需要学习的研究的重点,也是当前破解需要跨越的难点。做好跨学科主题活动,首先要基于对什么是跨学科主题活动,为什么要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等,从学理层面和价值层面上形成认知,在操作层面上寻求突破,概括和提炼跨学科主题活动的教学样态,这样才能很好地助力教师在新教材落地之后,科学地、理性地、常态地去实施。顾娟老师从概念的厘清、课标的解读和样态的变化三个方面作出解读。 一、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内涵和意义 (一) 培养目标 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发展,育人为本 2、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3、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 4、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 5、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 (三) 课程设置 1、课程类别 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奠定共同基础;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拓展补充,兼顾差异。 2、科目设置 义务教育课程九年一贯设置,按“六三”学制或“五四”学制安排。国家课程设置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 (四) 课程内容 综合实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情景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跨:跨学科、多学科、拼学科。 二、数学课程标准关于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具体要求 (一) 课程理念 1、建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 2、设计体现结构化体征的课程内容 3、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 4、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 (二)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确定,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集中体现数学课程育人价值。 学以致用,用以致学 三、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活动“教学样态”的创变 (一)内容呈现的变化---从“符号世界”到“现实世界” (二)过程组织的变化---从“教师教会”到“引导学会” (三)评价维度的变化---从“学科能力”到“学生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