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语文
武进区潘家小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1-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许建云

武进区潘家小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研处工作总结

2024.9-2025.1  教研处

在过去的一学期,教导处围绕学校的教学工作重点,有序开展各项工作,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常规管理

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定期检查教师教案、听课记录及学生作业批改情况,确保教学工作扎实推进。通过精细化管理,教师们的教学计划执行更加到位,教学过程严谨规范,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1.集体备课:各学科组坚持每周集体备课制度,共同探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凝聚了备课组的智慧,优化了教学设计,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学期共开展集体备课 三十余次,参与教师达八十多人次,教师们通过交流分享,拓宽了教学思路,提升了备课质量。

2.听课评课: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促进教学经验交流与借鉴。本学期教师听课节数人均达到 二十五 节以上,通过观摩课堂教学,教师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授课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了方向,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务实学籍管理

学期伊始紧锣密鼓地开启一年级新生信息采集以及均衡分班事宜同时对其他年级转入转出学生的信息进行详尽登记将收集的数据与班主任上报的最新人数仔细比对核实精准整理出各班学生的详细资料并统计出《2024秋学期各班人数统计》与《2024秋学期全校学生人数统计》为期初快速报表的填写以及2024教育事业统计等相关工作筑牢数据根基提供坚实依据

依据省学籍网和区学籍网各自的特定数据要求一丝不苟采集一年级新生的各项信息整理无误按时上传至对应网络平台协同班主任有序开展一年级新生和转入学生人像采集工作照片规范上传期末编制《武进区教育局学生管理系统操作指南(班主任版)》剖析问题列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助力新手班主任顺利完成任务密切关注班主任的填报动态实时跟进填报内容与进度全力避免出现诸如填错位置漏填信息等低级失误

三、教学研讨与培训

1.专题研讨:针对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 “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实施” 等,开展专题研讨活动,教师们结合教学实践积极发言,分享经验与困惑,共同探索解决方案,加深了对教学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了教学实践能力。

2.教师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培训活动,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学,内容涉及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方法、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同时,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校外各类培训,培训归来后组织校内二次培训,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整体提升。

、公开课活动

组织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多学科公开课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本学期共开展公开课三十多节,涵盖各年级各学科,参与听课教师达 八十多人次。公开课上,教师们展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显著。课后的评课研讨活动,教师们积极交流,分享教学经验与反思,促进了共同成长。

、课题研究

积极推动课题研究工作,鼓励教师立足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开展研究。目前,学校共有 [X] 项在研课题,其中省级课题 [X] 项,市级课题 [X] 项,校级课题 [X] 项。课题研究内容涉及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等多个方面,这些课题的研究将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部分课题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如在语文阅读课题研究中,初步探索出适合本校学生的阅读指导策略,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数学“整体教学”视域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顺利结题这标志着我们在教育科研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课题组成员们在研究过程中全力以赴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还探索出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体育学科围绕新立项课题《着眼学生心智发展,建设情趣体育课堂的研究》认真开展课题组教研活动,蒋映与王安石老师执教课题研讨课,并得到常州市教研室体育教研员、教授级特级教师王渺一的肯定。林丽老师参加武进区科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得区等奖,同组老师都能认真帮助和参与林老师赛前准备。这样的互动交流,对提高我校综合组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我校的艺体、科学的教研能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期初开始,体育组就筹备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测试。从测试的数据看,所有被测试者中大多学生处在良好等级上,占比67.19%;优秀占比29.4%;合格等级占比30.9%;全校合格率98.16%。较往年有较大提升,因此可以说我校学生身体素质是进步的,我校学生身体状况总体是好的。这些都得益于学校体育活动的正常有序,扎实有效。

、学科竞赛与活动

1.组织竞赛: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科特长,教研处组织了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如数学竞赛、作文比赛、英语口语比赛等,全校学生均参与其中。通过竞赛,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学科特长,同时也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成果,发现了学科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了依据。

2. 特色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科特色活动,如语文经典诵读活动、科学实验操作活动、美术书法等级活动等,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了浓厚的学科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1月20日举办的武进区聪明算独比赛中,我校师生同样表现出色。徐炎彬、史卢弘桢荣获中年级组步步为营三等奖,刘锦泽获中年级组旗开得胜三等奖,王星羽、承铭晰赢得高年级组步步为营三等奖,王德昌获高年级组旗开得胜二等奖,吴沐颖获高年级组旗开得胜三等奖,我校获团体三等奖,唐飞云、韩英等一众教师在背后付出诸多心血,悉心指导学生,为学生们的优异表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英语组开展了三年级英语字母过关测试、三年级英语整班朗诵比赛、四年级英语阅读能力竞赛以及五六年级英语作文比赛等。钟怡老师所带的三6班代表学校参加区级三年级英语整班朗诵比赛取得了区二等奖的好成绩。

体育组认真策划和落实好阳光大课间,创造性地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艺2+1工程、课外体育活动、校园体育吉尼斯、秋季田径运动会、冬季跳绳中长跑的项目有机整合起来,各班在责任老师的认真组织实施下,保证了活动有内容、有场地、有器材、有指导、有评价,学生体育素养得到了提升。利用好广播操旗语即时评价功能,做好培训和指导,即时反馈执行情况。通过田径运动会等体育竞赛活动,不光锻炼了学生体育技能,同时愉悦了身心,发现了班级运动健将,为运动队补充了新鲜血液。

2、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本学期,学生社团形成班级自选、年级培训、校级提高的合理机制。全校共设立了30个年级社团、10个校级常规社团,学生自主选择兴趣特长,发挥全体教师的特长和兴趣,落实好年级、校级的指导教师,教师学生参与率达100%。每个社团活动设计合理,重过程、强技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

3、学校体育节、科技节卓有成效。本学期我校成功启动了阳光下成长主题体育节,体育节活动将贯穿整个学年度。项目设置和活动过程充分展示了参与者的活力与健身技能,每一轮选拔和现场比赛都让参与者真正体验到了运动的精彩、锻炼的乐趣。本学期组织了集体跑操、金色跑道、冬季跳绳中长跑等集体大小项活动。全校师生热情高涨,积极投入,体现了较高的体育素养与竞技水平,是一次秩序好、趣味性高、综合性强的体育节。

主题为“巧手益智 创意无限” 学校科技节的活动,活动从12月启动将于下学期3月份结束,历时个多月,目的是重在学生练习过程。科技节的项目种类丰富,符合各年级层次孩子的特点丰富而合理的活动项目让学生有了更多选择和发展的空间全员参与,家校联动,为科学普及打开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科技节是一个属于所有人的展示舞台让每个潘小的孩子都能得到适切的发展”落到了实处,活动成效显著,必将推动了我校科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本学,我校承办了武进区三棋比赛20244112024年武进区中小学生、幼儿“三棋”比赛(象棋)在潘家小学举行”。来自全区19所学校的124名运动员参加此次比赛。潘家小学12名象棋队员参加小学甲、乙、丙组比赛,最终获得小学组团体第三名的佳绩。近年,我校象棋教育成效明显,不光在区市得奖,还在省级比赛中屡获佳绩,因此我校被推荐为“江苏省少儿象棋训练基地”,徐天红副院长亲自给学校授牌。此次活动对推动我校棋文化特色教育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我校棋文化教育在省内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学生参加上级比赛次数十余项,按不完全统计,我校学生共获得团体奖13项,个人奖100多……每次竞赛活动,我们都有计划,有过程,有结果,有表彰。这些比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参与各项活动的兴趣,给了学生一个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各方面素养得到了大力的提高。

3. 专业提升:撰写教学案例与教学论文,主动参加年会论文评比,许建云和赵雪芬老师的语文教学论文分别获武进区年会论文一二等奖。改变教研课研讨方式,尝试同课异构、一课多上、一课多评。倡导教师听课不仅仅是听,更是对教学的研讨,通过研讨反思,提高教学水平。组织教师认真上好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落实每人围绕课题主讲一节公开课,本学期共有8位老师执教校级公开课,分别是王丽琼、陈静怡、陈敏、邵嘉敏、杨李、李柯涵老师,仇冬萍、王媛、王瑶、边静波等新老师执教了学期汇报课,张勤仙老师作为经验性老师老师为全校青年教师执教了示范课,获得好评。通过课题研究推动学科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提升“常有优师”的学术品质。

路晓斐老师的《聚焦核心概念体会数与运算的一致性》一文凭借深刻的见解与独到的分析在武进区年会论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翟雪皎老师的《小学数学人民币教学的思与行》聚焦教学细节深入反思实践荣获二等奖;吴新民老师的《深度学习让高阶思维在数学课堂生长》从全新视角出发探讨课堂教学的深度变革也斩获二等奖这些科研成果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我校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前行之路为教师们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更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了强大动力

、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1.加强对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指导,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专题培训和指导,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确保课题研究成果能够切实应用于教学实践,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2.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创新上仍有不足,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够熟练。后续将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增加教育技术应用和教学方法创新的培训课程与实践指导,鼓励教师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