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24.11.7 | 地点 | 办公室 | 活动内容 | 组内活动 |
参加对象 | 全体六年级数学教师 | ||||
活动目的 | 1、结合课标认识百分数单元 | ||||
2、明确百分数单元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 | |||||
六年级教师学习新课标要求和变化,明确教学难点和方法 (一)统计与概率主要变化 “统计与概率”中主要变化有两点: 第一,把小学阶段分类调整为数据分类。 第二,是将原来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的百分数内容,移到了统计与概率这个领域。 (二)统计与概率的主题划分 小学数学四个领域,本次课标提出了七个主题。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划分为三个主题: 第一个主题,数据分类。分为事物分类和数据分类。第二个主题,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内容主要是统计表,统计图,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还有统计量。统计量就指的是平均数和百分数。百分数隶属于统计中的第二主题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中的统计量。第三个主题,就是概率,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三)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 其中标红的“数据分类”和“百分数”是这一次在第三领域当中变化的主要内容。 为什么把百分数和平均数都放在统计量里呢?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本质特征,都是用数据来刻画整体数据的,比如看到一个百分数,现在80%的人不同意这件事,80%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多数人对于这件事都是反对的,需要我们弄清楚哪里出问题了,然后进行修正。这就是百分数的统计意义。平均数和百分数共同的特点是承载着信息的重要数据,也是人们判断与决策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 (四)新课标要求 新课标要求课程内容按照“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个方面呈现。 内容要求:学习什么,主要描述学习的范围和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百分数的意义,能解决与百分数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百分数的统计意义。2.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应用百分数形成数据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学业要求:学习程度,主要明确学段结束时学习内容和相关核心素养所要达到的程度。 1.能在真实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统计意义,解决与百分数有关的简单问题。 2.能在认识及应用百分数的过程中,形成数据意识,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提示: 1. 从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平均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百分数。在这样的过程中,了解数据的随机性。 2. 百分数教学要引导学生知道百分数是两个数量倍数关系的表达,既可以表达确定数据,如饮料中果汁的含量,税率、利息和折扣等,也可以表达随机数据,如某篮球运动员罚球命中率,某城市雾霾天数所占比例等。 (2011版)课标对百分数的定义是百分数是数量间倍数关系的一种表达,它有利于进行比较和判断。2022版新课标多了一个维度——百分数是对随机数据的一种表达。它既可以表达确定数据,也可以表达随机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