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条线工作总结(2025.1)
潘家小学教研处翟雪皎
时光仿若指尖流沙,匆匆而逝,还没来得及放缓脚步,去细细品味岁月镌刻的痕迹,便已然被生活的浪潮裹挟至学期之末。回首这一学期的工作历程,其间既有辛勤耕耘后硕果累累的欢愉,又有与同事并肩携手、攻克难关的艰辛,还有遭遇困难挫折时的些许惆怅,更有砥砺奋进、勇攀高峰的决心。现将本学期各项工作梳理总结如下:
一、学籍管理:严谨务实,夯实基础
学籍工作繁杂琐碎却又有条不紊。学期伊始,紧锣密鼓地开启一年级新生信息采集以及均衡分班事宜,同时,对其他年级转入、转出学生的信息进行详尽登记。将收集的数据与班主任上报的最新人数仔细比对、核实,精准整理出各班学生的详细资料,并统计出《2024秋学期各班人数统计》与《2024秋学期全校学生人数统计》,为期初快速报表的填写以及2024教育事业统计等相关工作筑牢数据根基,提供坚实依据。
依据省学籍网和区学籍网各自的特定数据要求,一丝不苟地采集一年级新生的各项信息,整理无误后,按时上传至对应网络平台。协同班主任一道,有序开展一年级新生和转入学生的人像采集工作,确保照片规范上传。临近期末,考虑到新手班主任对学籍网操作流程生疏,特精心编制《武进区教育局学生管理系统操作指南(班主任版)》,系统剖析可能遇到的问题,逐一列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助力新手班主任顺利完成任务。在区网关闭前夕,密切关注班主任的填报动态,实时跟进填报内容与进度,全力避免出现诸如填错位置、漏填信息等低级失误。学籍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小觑,这需要我们始终秉持持久的耐心与坚韧不拔的毅力,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二、教研精进:深耕细作,成效斐然
本学期小学数学教研工作紧紧锚定“深化数学课程改革、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核心目标,砥砺奋进。以《常州市中小学优秀教研组评选细则》为指引,全方位强化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文化建设与制度规范,充分激活其内在活力,使其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关键引领作用。
牢牢抓住落实学科教学建议这一关键着力点,切实将教学常规落到实处,严格把控教学关键节点。多措并举提升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将常态课教学质量视为重中之重,持续向课堂教学改革的纵深推进;在作业设计与实施方面,精研深耕,整体规划单元作业目标,全力增强作业的整体性、结构性、关联性以及递进性,力求让作业设计贴合教学需求,助力学生成长。与此同时,积极归纳总结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创新做法,踊跃投身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大胆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实践路径,逐步沉淀校本化经验,全力塑造数学课程特色。
欲予人光芒者,必先自备火炬;欲施人点滴恩泽者,心中必有浩瀚汪洋。倘若自身没有深厚的知识积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便无法给予他人有力的支持与引导。故而,无论是个人专业素养的进阶,还是为团队发展添砖加瓦,持续学习、不断攀登都是必由之路。
三、科研领航:潜心钻研,成果丰硕
本学期,《“整体教学”视域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顺利结题,这标志着我们在教育科研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课题组成员们在研究过程中全力以赴,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还探索出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同样成绩斐然。路晓斐老师的《聚焦核心概念体会数与运算的一致性》一文,凭借深刻的见解与独到的分析,在武进区年会论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翟雪皎老师的《小学数学人民币教学的思与行》聚焦教学细节,深入反思实践,荣获二等奖;吴新民老师的《深度学习,让高阶思维在数学课堂生长》从全新视角出发,探讨课堂教学的深度变革,也斩获二等奖。这些科研成果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我校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前行之路,为教师们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更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了强大动力。
四、培训赋能:多元拓展,助力成长
7月,精心组织老师们参与2024年暑期教师研修专题活动,此次研修聚焦教育前沿理念与教学实践创新,为教师们提供了充足的“充电”机会,助力大家更新知识储备,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以更好地迎接新学期的挑战。9月,有序安排老师们投身2024年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开学第一课”在线学习,通过这一学习活动,教师们快速找准新学期教学工作的方向,明确教育教学重点,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启新一阶段的育人之旅。同月,还积极组织老师们参加2024年常州市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宣传周专题培训与答题活动,切实增强教师们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与实操技能,让大家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中能够保障教学资料与学生信息的安全。11月,悉心组织老师们参加2024年江苏省师德师风和教育法律知识在线研修,这一研修着重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促使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做到依法执教、以德育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各类培训活动组织得力、开展有序,犹如一扇扇知识之窗,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老师们的视野边界,丰富了教学方法库,确保了老师们尤其是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学时达标,为教师们的职业成长之路点亮明灯,保驾护航。
五、多元协同:全面兼顾,携手奋进
本学期,除圆满完成上述重点工作外,还积极投身多项学校常规事务。一方面,精心筹备一二年级无纸笔测试,为低年级学生设计趣味化、多元化的测评方案,摒弃传统纸笔考试的单一模式,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力求通过新颖的测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现学习成果,同时也为教师后续教学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反馈。
坚持深入课堂,推门听课,对课程执行情况进行细致检查,同时,严谨落实备课、听课检查等工作,为学校常规工作检查悉心准备数学条线和科学条线的详尽资料。
在校级计算比赛筹备过程中,精雕细琢,老师们悉心指导,倾囊相授。赛后,对比赛结果进行深度复盘,精准剖析学生答题情况与存在问题,据此为后续教学精准导航,有力推动教师教学策略的优化调整与迭代升级;在11月20日举办的武进区聪明算独比赛中,我校师生同样表现出色。徐炎彬、史卢弘桢荣获中年级组步步为营三等奖,刘锦泽获中年级组旗开得胜三等奖,王星羽、承铭晰赢得高年级组步步为营三等奖,王德昌获高年级组旗开得胜二等奖,吴沐颖获高年级组旗开得胜三等奖,我校获团体三等奖,唐飞云、韩英等一众教师在背后付出诸多心血,悉心指导学生,为学生们的优异表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通过参与青干班学习,我深刻洞悉视野拓展的关键意义。我们绝不能一味埋头苦干,而对行业发展动态置若罔闻。长此以往,极易陷入自我封闭,沦为孤芳自赏的“墙角之花”,或是眼界狭隘的“井底之蛙”。故而,我们理应主动出击,积极交流,广泛学习,不断拓宽见识,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当然,在扎实履行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始终与科室成员紧密协作,相互配合,为学校常规工作的顺利推进添力赋能。
学期末的总结,既是对过往工作的深度复盘与省思,更是对新一年工作蓝图的精心勾勒与前瞻布局。回首2024年,喜悦、泪水、迷茫交织,这些丰富多元的情感体验,宛如人生舞台上的斑斓色彩,成为激励我们持续奋进、不断成长的强大动力。展望2025年,我们将一如既往,砥砺前行,跨越重重挑战,全力搭建工作新平台,开启职业生涯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