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六年级语文组老师将继续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落实学校的教学计划,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热爱学生,发展学生。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以更新的观念为前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加强教学研究,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要点
(一)认真研讨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研究的主阵地,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我们要立足课堂,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研究,探索教学规律,努力实现理念与实践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形式与效益的统一。
1、优化备课环节。
本学期将继续做好集体备课,有效落实好一课三备。充分利用双周周四的备课组活动的时间,开展以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和听课研讨活动。
2、“一课多议”有实效。
结合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结合现代技术,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每课书的教学做到:课前备好课、课后议课、上课教师谈收获,讨论教学中存在的焦点问题,再结合案例,深谈体会。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发言,人人受益”。
3、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每堂课落实好现代化检查工作中提出六项标准:面向全体,精讲多练,师生互动,技术运用,目标达成,课后反思。认真处理好学、教、练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努力做到:
(1)抓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内容包括:词语书写,理解,作家作品,主要内容,找出关键语句,中心及写作方法等。学生预习一定要在新课前进行检查,避免预习流于形式。如:检查字词的书写与理解,提问主要内容及中心等。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针对性讲解,点拨,重点突出。提高效率。
(2)整体入手,长文短教,提高实效。
(3)教给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必须教给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
①学会品味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②学会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③初步掌握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
④学会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学科活动:融会贯通,和谐发展。
树立发展意识、质量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养成,又提倡学生特长的发展和培养,实现在达标基础上的特色发展。
1、注重习惯养成,积淀语文素养
联系实际,教授学生对应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说话、朗读和阅读积累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2、家校联系,形成合力,落实学科计划
家长的力量不容忽视,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通过家长会,e校通,或个别面谈的方式,指导家长在家如何辅导孩子进行阅读训练,如:如何选择阅读的内容,练习的题型,及做题的时间。
三、优化辅导过程
针对学生实际,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①练习的设计减少随意性,追求精品化。练习的设计力求紧密贴近毕业考核的题型。
②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获得成功。
对后进生:更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争取家长的力量及同学间的互帮互助,巩固强化基础的落实,由易到难,多鼓励,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感到“我真行”、“我并不比别人差”。
对优等生:树立心中的榜样,明确奋斗的目标,增加阅读量和积累量,鼓励指导他们多做习题,定期召开思想交流会,经验介绍会,巩固并提高成绩。
我们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组的全体老师会脚踏实地、尽心尽责地教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沐浴在爱与希望的阳光中。
四、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实践探索
全体语文教师继续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学习课程改革理念,真正走进新课程的实践与探索。本学期重点学习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结合本校实际,立足于校本教研,摸索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教学模式。加强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的学习,尝试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及其他学科的整合,研究整合的有效策略。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
(二)培养骨干教师,提升整体素质
1、通过外出学习、观摩课例及参加县、市语文教研活动等方式,加强语文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注重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教师。
2、全体语文教师按要求上好校内公开课。
3、以课题带教研,继续加强校本教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提高老师的教研能力。
4、鼓励教师把日常的教学经验、教学感悟加以梳理,积极撰写学科论文,在学期末参加县、市论文评比。
(三)抓好常规管理,提高教研实效。
加强教研、备课、听课、评课、作业、辅导的检查管理。全体语文教师于周四上午第一、二节课进行学习、交流、备课及评课等活动。继续抓好课堂常规教学,向课堂要质量。教师要认真备好课,提高备课质量。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1节,同时做好听课记录并填写好听课评价表。抓好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求作业布置量适当,质要高,难易搭配。课堂上关注学困生,努力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扎实提高学困生学业成绩。全体语文教师继续积极参加县、市实地观摩及网络交流活动。
(四)开展学科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各年级积极开展推进学生课外阅读的相关活动。在做好家长支持、配合工作的同时,引导学生读好《新课标》要求的必读书籍。引导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多读精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文写作活动。各年级切实利用教材内容,充分发掘教材里的环保教育渗透点,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有效地进行环境教育,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具体安排
周次 | 时间 | 工作安排 |
1 | 2.13-2.14 | 参加教研组活动 制定期初教学计划 |
2 | 2.17-2.21 | 新课标学习 |
3 | 2.24-2.28 | 参加教研组活动 教师常规、作业常规检查 |
4 | 3.3-3.7 | 好课评析《腊八粥》 |
5 | 3.10-3.14 | 参加教研组活动 |
6 | 3.17-3.21 | 以单元整体视角备课:《那个星期天》 |
7 | 3.24-3.28 | 参加教研组活动, 为校级写字比赛做准备 |
8 | 3.31-4.3 | 好课评析《匆匆》 整理阅读理解题型和答题方法 |
9 | 4.7-4.11 | 参加教研组活动 |
10 | 4.14-4.18 | 好课评析《那个星期天》 期中复习 |
11 | 4.21-4.25 | 参加教研组活动 语文期中练习 |
12 | 4.27-4.30 | 好课评析《十六年前的回忆》 分析并总结语文期中练习情况 |
13 | 5.6-5.9 | 参加教研组活动 |
14 | 5.12-5.16 | 好课评析《为人民服务》 |
15 | 5.19-5.23 | 参加教研组活动 |
16 | 5.26-5.30 | 集体备课《两小儿辩日》 |
17 | 6.3-6.6 | 参加教研组活动 |
18 | 6.9-6.13 | 好课评析《表里的生物》 |
19 | 6.16-6.20 | 参加教研组活动 |
20 | 6.23-6.27 | 期末复习题型研究,为期末复习做好准备 |
以上计划如与学校工作有冲突,服从学校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