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25.3.13 | 地点 | 五年级办公室 | 活动内容 | 业务学习 |
参加对象 | 五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 ||||
活动目的 | 针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数学课又该怎么上,怎么教? | ||||
针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变化,数学课又该怎么上,怎么教? 教学建议: 一、制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1、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确定数学科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达成。每一个特定的学习内容,都具有培养相关核心素养的作用,要注重建立具体内容与核心素养主要表现的关联,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将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体现在教学要求中。 2、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的关系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是对“四基”“四能”教学目标的继承和发展。“四基”“四能”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核心素养对“四基”“四能”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 3、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整体性和阶段性 核心素养实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核心素养在不同学段的主要表现体现了核心素养的阶段性和各阶段之间的一致性。 二、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教师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通过合适的主题,整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会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1、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教学内容是落实教学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 2、注重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具体内容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还要注重内容主线与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关联。 三、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从以下3个方面激发学生思考: 1、丰富教学方式。改变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等,积极开展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 2、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促进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把握。 3、强化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真实情境创设可以从社会生活、科学和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等方面入手,围绕教学任务,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加工特点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同时,提出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増强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四、进一步加强综合与实践 教师在进行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活动时,可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以真实问题为载体,适当采取主题活动或项目学习的方式呈现,通过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真实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担当等综合品质。 1、明确教学目标 2、设计教学活动 3、关注教学评价 五、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的融合 教师可以利用数学专用软件等数学工具开展数学实验,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数学知识的建构。 1、改进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文本、图形、声音、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丰富教学场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2、促进自主学习。加强线上网络空间与线下物理空间的融合,突破传统数学教育的时空限制,丰富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