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记载(七)
发布时间:2025-05-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尹丽芬

         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记载(

 时间

2025.5.22

地点

办公室

活动内容

集体备课

参加对象

三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目的

围绕公开课《认识小数》评课

活动过程:

   陈丽锦老师说课:课的一开始,我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找数学信息,并把这些数分成两类,由此揭示整数、小数的概念,使学生意识到今天要学习的数与以前学习的整数是不同的,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心理需求。然后

以长度单位为素材,引导学生通过把用分米作单位的数量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量,进一步丰富对“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的认识,为后续抽象与概括一位小数的意义提供感性经验。最后在学生借助人民币单位和长度单位初步建立一位小数概念的基础上,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第一层次,引导学生借助正方形表征一位小数,并在观察、比较和交流中逐步认识到一位 小数都是由几个0.1 累加得到的,初步感 悟小数的计数单位,为以后认识和理解数 概念本质的一致性打下经验基础。第二层次,先以 1 元 2 角为例,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经验理解“1元和0.2元合起来是 1.2元”,并通过在数轴上描点表示 1.2把对小数的 认识由纯小数扩展到带小数。再以3元5角为例,引导学生在说一说、指一指、描一描等活动中进一步强化对带小数的认识。第三层次,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初步了 解自然数、整数等概念,以及小数的各部分名称,感悟小数的产生是数系的一次扩张,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形成数感、符号意识。

   黄迪老师评课:陈老师让学生把数分成整数和分数,小数应该分到哪里,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出新课。在新授环节陈老师借助米尺让学生认识小数,当不足一米时应该用小数表示,紧接着直接示范小数的写法和读法,让学生知道小数的是有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组成的。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陈老师借助学生熟悉的米尺、人民币让学生理解当不足米、不足一元是可以用小数表示。陈老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握非常得当,各个环节紧凑有序,既保证了教学进度又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知识。课堂逻辑清晰、框架明确。

   尹丽芬老师评课:陈老师通过组织学生找小数和整数、分数的不同点,快速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小数,并自然过渡到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接下来本节课的重点是小数的意义,通过展示学生熟悉的米尺,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分米,用分数表示成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0.1米,逐渐的以此类推出2分米3分米的意义,并通过及时的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5分米、9分米的意义,最后来解决课本上的问题1米3分米=米,让学生通过小数的意义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同时也为四年级的单位换算做好了铺垫;在学完小数的意义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的小数有哪些并让学生读出来,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爱上学数学。5e288d1e87ff632e330bc1b2a87378c.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