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的早餐——认识整数的几分之一》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初步学会用几分之一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结果。
2.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整体几分之一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以及相关数量关系的过程中,感受分数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并能正确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的基础上突破到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平均分成的每一份由原来的单一的“一块”突破到由一个或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份”。使学生能够把个数与份数的区别开来,能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述几分之一所表示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谈话。
师:嗯!早餐一定要吃饱吃好,营养丰富,这样才能长得高高的,壮壮的。今天我们的数学研究就从早餐开始。(出示课题:各国的早餐)
2. 复习。
师:新的一天开始了,各个国家的人们早餐都吃些什么呢?(出示)这里是英国首都伦敦,国会大厦前面的大本钟时针指向了7点,英国小朋友的早餐是英式烤土豆。把一个烤土豆平均分成2份,小女孩和爸爸每人吃其中的一份,每人分得这个烤土豆的几分之几呢?
师引导:1/2怎么写?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平均分成了2份,分子呢——取其中的1份。
3. 小结。
师:这是我们上学期认识的分数,其实分数的奥秘可不止这一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分数。(出示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二、探索新知
1. 认识整体的1/2。
师:这里是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妈妈在厨房里做早餐了,她在薄薄的玉米饼上放上肉、奶酪、黄豆,然后卷起来,这就是孩子们的早餐——墨西哥卷。把一盘墨西哥卷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这盘墨西哥卷的几分之几呢?
(1)讨论:每人分得这盘墨西哥卷的1/2。
师:奇思妙想往往在大胆思考中迸发。1/2和3/6,你们更赞同谁的想法?我们先请一位同学代表来说说1/2,并且请他把这种分法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师:第一位同学把6个墨西哥卷看成了一个整体来分,而第二位同学把6个墨西哥卷看成单独的一个一个的来分,也就是说,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分的方法不同,当然得到的分数也就不同。3/6是以后我们要研究的分数,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像1/2这样的分数。
师小结:为了表示出6个里面的1/2,我们通常用一个大圆表示将这些物品看成一个整体,这里的平分线,我们一般用虚线表示。表示出其中的一份,我们常常用阴影表示,这就是6个的1/2。
(3)比较烤土豆的1/2和墨西哥卷的1/2
师:图1是我们以前学习的1/2,图2是我们今天学习的1/2,两幅图都表示1/2,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师小结:也就是说,以前我们是把一个物体或者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表示是得到了半个,是数量,而今天我们学的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一半,也就是1/2。(补充课题: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4)做出1/2。
师:在我们中国,小朋友们早餐吃的是白粥、鸡蛋和小笼包。小朋友们,你能分别表示出鸡蛋和小笼包的1/2吗?请看活动要求。
(学生活动后展示成果)
指名说说自己的分法。
师:这两个作品中,图形的数量不一样,为什么得到的一样的分数呢?
生:因为平均分成的份数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方法来平均分,做出了1/3,1/4,1/8,想想除了把6个墨西哥卷、4个鸡蛋、8个小笼包看成整体进行平均分以外,还能把哪些物体也可以看成一个整体。
生……
3、教学“试一试”
师:这里是埃及首都开罗,炎热的一天开始啦~埃及人的早餐是蚕豆糊,蘸着面包吃味道更好!12碗蚕豆糊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它的几分之一?请先再学习单上分一分、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完成后交流)
师:这里的“它”指的是?
生:指的是12碗蚕豆糊。
师指名说答案,汇总比较。
师:注意比较你们的答案,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们都是把12碗蚕豆糊看成一个整体来平均分,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师:你有一双智慧的眼睛,说得真好。都是12碗蚕豆糊,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一样呢?
生:因为要平均分成的份数是不同的。
师小结:是啊,因为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所以得到的分数也就不同,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应用巩固
1、想想做做1。
让学生看图写分数,并要求学生说说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
2、想想做做2。
先让学生说说每个图里各有几个什么物体,平均分成了几份,再要求用分数表示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
学生按要求写出分数后,追问:左面的两幅图中,涂色部分都用1/4表示,为什么涂色部分的苹果是1个,正方体却是2个?下面的两幅图中,每个圈里面都是8个正方体,为什么左图的涂色部分用1/4表示,右图的涂色部分用1/2表示?
四、本课总结
1. 今天学到这儿,你对分数有哪些新的认识?
2. 前后对比勾连:我们今天进一步认识了分数,今天所学的知识和上学期认识的分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生1:不同:上学期是将一个图形、一个物体平均分;现在是将多个图形、多个物体平均分。
生2:相同:都是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师:以前我们学习的分数是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今天是把多个图形或物体平均分,这个数量是不断地变化的,而从分数的角度来看,只要把多个图形或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相同,每份几分之一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我们以前研究的是数量,而今天研究的是其中一份和整体的关系。(此处完善板书)
师总结:美味的早餐会让我们的一天充满活力,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吃上美味的早餐,所以,小朋友,一定要记得好好吃饭,不要浪费哦!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多个国家的早餐文化为背景,如英国的烤土豆、墨西哥卷、中国的小笼包等,将抽象的分数概念融入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通过提问“每人分得这盘墨西哥卷的几分之几”,学生能够从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和“几分之一”的意义,教学效果显著。
在教学中,我注重从“一个物体”过渡到“一个整体”的分数概念。例如,通过对比“单个墨西哥卷”和“一盘墨西哥卷”,引导学生发现“数量变化但分数不变”的现象。学生通过思考和交流,逐步理解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突破了“每份个数不同但分数相同”这一难点。
在“动手做”环节中,学生将12碗蚕豆糊平均分成不同份数,并用分数表示每份。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分数的意义,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学习单上的任务(如填一填、涂色表示分数)进一步巩固了知识,学生完成情况良好。
“动手做”环节中,部分学生因操作速度较慢未能充分完成活动,导致后续总结略显仓促,时间分配需优化。今后可提前分组或简化操作步骤,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并分享成果。部分学生在描述分数意义时语言不够规范,例如混淆“份数”与“每份的分数”。今后应提供更多表达范例,如“把……平均分成分,每份是它的……,并通过重复强化帮助学生掌握准确表述。尽管整体氛围活跃,仍有少数学生被动听讲。后续可通过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方式调动全员参与,或设计更简单的问题增强他们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