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记载(八)
时间 | 2025.6.5 | 地点 | 办公室 | 活动内容 | 集体备课 |
参加对象 | 三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 ||||
活动目的 | 集体备课,疏通第九单元教材 | ||||
首先,黄老师分享了自己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一单元的教学思考。黄老师从解读课标入手,确定本单元的核心素养要求。接着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制定教学目标--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和学会用数据说话,即培养初步的数据意识。面对备课时的疑惑,黄老师对比了各个版本的教材,最终确定了教学流程:创设情境,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制定方案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数据分析,培养初步非数据意识。 接着,陈丽锦老师谈了数据意识如何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慢慢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在《数据收集与整理》中,当收集的票数和统计的人数出现不同时,进行分析错误的原因,并要把这个经验有效的运用到后面的统计中;还有“如果班级准备给同学们每月过一次集体生日需要分析哪张表的数据”以及“学校要做校服需要分析哪张表的数据”都很好的引导学生从关注“数据本身能说明什么”逐步过渡到“基于数据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推断”,有了这样的分析,学生对数据的理解更加到位,基于数据所进行的思考更加深入。 最后,围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这一单元内容,我们备课组商量如何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调查的方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位同学都经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过程,毕竟听一百遍不如自己做一遍。课中,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注重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出一种主动探索、全员与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课后,让学生独立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学生能感受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体会感知身边处处都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的逻辑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明确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