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整数与小数复习与整理》教学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5-04-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韩英

学 科

数学

主备教师

韩英

课 题

整数与小数整理与复习

授课时间

 416

课时安排


课 型

新授

授 课班 级

1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回顾整理整数和小数的相关知识,加深理解整数与小数的意义,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

能力目标

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了解整数、小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数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增强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情感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认数的作用,产生对数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整数(自然数)和小数的意义、组成及读写。

教学资源

课件、光盘

教师精讲

学生活动

调整与思考

一、 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进行整数和小数的整理与复习。(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数的意义,掌握整数、小数的有关知识,提高数的应用能力。

二、 回顾整理

1.讨论整理。

出示问题:

(1)举例说说怎样的数是整数,怎样的数是负数,怎样的数是小数;小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说出整数和小数的计数单位吗?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几?举例说一说。

(3)说说读、写整数和小数要注意什么,怎样比较整数和小数的大小,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让学生围绕上面三个问题思考,并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组织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呈现数位顺序表。

提问:你能举例说说读、写整数和小数要注意什么吗?怎样比较整数和小数的大小,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让学生依次交流不同内容的认识。

 

结合交流求近似数小结: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看要保留数位后一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舍去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三、 应用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学生独立填写。

全班交流,呈现结果。

提问:从直线上看,正数和负数有什么区别?

0右边的□里为什么要写小数?0左边的□怎样想的?

说明: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在直线上都是从0开始按顺序排列,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2.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1)指名口答。

提问:你是怎样知道不同的数里“2”表示多少的?

(2)提问:你能说出这里每个数的组成吗?

说明:一个数表示多少,可以看每个数位上各是由多少个计数单位组成的。

3.做练习与实践第3题。

学生读题后指名口答。

4.做练习与实践第5题。

学生独立填写在书上。

集体校对,有错的同学说说错误原因,并订正。

5.做练习与实践第6题。

指名学生读一读。

提问:怎样读数,能很方便地读出来?

说明:读数时先分级,按数级读既方便又能读准确。

6.做练习与实践第7题。

学生先把语文、数学课本的单价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再算出10本、100本、1000本的总价,然后交流结果并呈现。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一个数乘10、100、1000,怎样很快写出得数?

7.做练习与实践第8题。

(1)学生各自读题,再指名读一读表中的各个数。

提问:通过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吗?

指出: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江苏的面积最少,人口却是最多;西藏的人口是最少的。

(2)提问:你能把四个省(自治区)的面积改写成用“万平方千米”作单位的数,把四个省(自治区)的人口数精确到万位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指出:把多位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在万位右边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加上单位“万”。把一个数精确到万位,是求它的近似数,只要把千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去掉万位后面的数,然后写上“万”字。

(3)提问:请你分别按面积大小和人口多少,排列四个省(自治区)的顺序。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比较大小的。

三、课堂总结

谈话: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四、 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与实践第4、9题。

 

 

 

 

 

 

 

 

 

 

1、学生分享从哪些方面整理。

 

 

 

 

 

 

 

 

2、组织学生交流。

 

其他同学补充与修正。

 

 

 

 

 

 

 

1.学生独立填写,交流思考过程,按顺序读一读直线上的数,说一说哪些是整数,哪些是自然数,哪些是小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正数、负数和0有什么关系。

 

 

 

 

 

 

 

 

 

鼓励学生用不同方式表示小数意义。

 

 

 

1.学生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数位、数位顺序等概念。

 

 

 

 

 

 

学生说思考过程,进一步明确小数点位置所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规律。

 

 

 

 

 

 

 

 

 

 

 

学生比较求出近似数,讨论8.5和8.50两个数末尾的0是否能省略,并分析思考过程。

 

通过回忆和交流,帮助学生明确自然数、负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并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清概念的发展脉络,体会其相互联系。

 

 

 

通过讨论几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从而促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理解和把握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通过联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更为抽象的层面体会整数、小数的含义,感受无论是整数,还是小数都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整数与小数的关系,感受整数与小数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引导学生体会数在表示数量的多少、排列顺序以及数量之间关系等方面的不同作用,体会数与编码的联系和区别。

作业

设计

补充习题

 

整数和小数

1. 整数、小数的意义

2. 整数与小数的内在联系              

教学

感悟

  本节课是复习的第一节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