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25.5.21 | 地点 | 会议室 | 活动内容 | 学习课标 |
参加对象 | 六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 ||||
活动目的 | 1、明确图形与几何领域课标变化
| ||||
2、明确课标变化后,教学中要怎样改进方法 | |||||
一、路晓斐老师:新课标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结构变化 2022版课标将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整合为一个主题,图形的位置与运动整合为一个主题。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内容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线段长度的测量、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主题内容包括:确定点的位置、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 为什么要进行整合? 是避免知识的碎片化,统整知识,加强整体,加强综合,加强结构化。从知识内部分析,一方面,图形的认识是测量的基础,测量也是从度量角度加深图形的认识,新课标将“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统整在一起,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图形的几何特征;另一方面,位置是描述运动的基础,运动能产生不同的位置,新课标将其合并为“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一个主题,为学生学习数形结合奠定基础。
二、韩英老师: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变化 图形与几何这一领域的主要变化就是“图形的位置”中强调了综合实践活动,最大的变化是增加“用直尺和圆规作图”这一内容要求。 为什么要增加“尺规作图”? 1.有利于培养几何直观等核心素养 让学生借助直尺和圆规把相应的图画下来,把头脑里想出来的能够直观表示出来,感受到数学图形的直观存在,能够清晰地感知图形组成元素之间的空间关系。通过画出的形式表示数学问题的抽象模型,实现数形结合,形成分析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增强对数学的感觉。 2.有利于增加动手操作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 学生多一些机会动手作图,发挥想象,直观表达;让学生“把玩”直尺和圆规,把“触觉”“视觉”“听觉”“知觉”“直觉”融为一体,多感官参与其中。 3.有利于实现不同学段数学学习的衔接 “尺规作图”既是对幼儿阶段“做中学”的延续,同时,在小学阶段增强一些,也是为后续初中更为抽象复杂的“尺规作图”做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