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备课组学期活动总结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本学期,我们四年级数学备课组围绕“聚焦核心素养,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教材重难点和教学实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理论学习,夯实专业基础
1.教材与课标学习:
组织全组教师深入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四年级下册的教学目标与评价要求,结合课标对教材内容进行结构化梳理。
针对《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常见的数量关系》等难点章节,集体观看教学视频并展开评议,探讨如何通过情境创设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意义和数量关系的本质。
2. 专家引领:
线上观摩陈鋆春老师的公开课《常见的数量关系》,结合“问题驱动”“学生主体性”等关键词展开研讨,反思自身课堂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二、课堂实践,深化教学研讨
1. 同课异构展示:
秦梦璐和陆品荣两位老师分别执教《加法运算律》,通过不同教学设计(如生活化情境导入VS数学实验探究)呈现运算律的推导过程,组内对比分析两种教学路径的优势,提炼出“直观感知—语言描述—符号表达”的教学策略。
2. 单元专项研讨:
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进行教材分析,梳理图形特征、高的画法等易错点,结合习题研究设计分层练习,强化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整理与复习》研讨中,探讨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避免重复训练,提升复习效率。
三、反思提升,优化教学策略
1. 质量分析:
针对数学市测卷中的典型错题,从“审题习惯”“算理理解”“解题策略”三个维度归因,制定改进措施:如加强数量关系分析的图示法训练、增设易错题对比辨析环节等。
2.资源整合:
针对学生的高频错题,设计练习,巩固薄弱环节。
四、总结与展望
本学期活动注重“理论+实践+反思”的闭环教研,教师们在课标解读、课堂设计和命题研究方面均有提升。不足之处在于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策略研究不够深入。下学期计划:
1. 开展“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分层设计研究;
2. 结合智慧教育平台,探索信息技术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