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吴新民)2024-2025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6-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新民

2024-2025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武进区潘家小学  吴新民

一、工作概述

本学年,我担任小学数学年级2班教学工作,围绕“夯实基础、激发兴趣、提升能力”目标,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双减”政策,注重学生数学思维培养与核心素养发展。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创新作业形式、强化家校协同,班级数学成绩稳步提升,学生数学兴趣与综合能力显著增强。

二、核心工作与成效

 1、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

“情境化”教学: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教学案例(如“超市购物计算”“家庭水电费统计”),将抽象数学概念具象化,学生课堂参与率提升至95%。

 “分层化”任务:根据学生能力差异设计基础题、拓展题、挑战题三级作业,作业分层完成率达100%,后进生数学成绩平均提升15分。

 “信息化”辅助:运用几何画板、数学动画软件等工具,动态演示图形变换、方程求解等难点,学生知识理解正确率提高30%。

  2作业设计与减负增效

“轻量化”作业:控制每日作业时长≤30分钟,推行“计算闯关”“数学手抄报”等趣味作业,学生作业完成率达98%。

“项目化”实践:开展“测量校园面积”“设计家庭预算”等项目式学习

“个性化”辅导:针对学困生制定“一对一”帮扶计划,课后辅导200余次,班级毕业考试三率均达标。

 3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思维可视化”训练:通过思维导图、流程图等工具,引导学生梳理解题思路,班级学生数学解题逻辑性显著增强。

“数学文化”渗透:开展“数学史小课堂”“数学谜题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数学文化素养

三、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1、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不足

问题:部分学生能解题但无法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改进:增加“数学建模”课程,设计“校园垃圾分类统计”“社区人口调查”等实践项目,强化知识迁移能力。

2、分层教学精细化不足

问题:分层作业难度梯度不够明显,部分学生“吃不饱”或“跟不上”。

改进:开发“分层作业题库”,根据学生动态表现调整作业难度,每周更新1次。

3、家校协同深度不足

问题:家长参与多为作业监督,缺乏对数学思维的引导。

改进:编制《家庭数学活动指南》,提供“数学游戏”“亲子解题”等案例,提升家长指导能力。

4. 教学评价单一化

问题:以练习成绩为主,忽视过程性评价。

改进:建立“数学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课堂表现、作业成果、实践项目等,期末综合评价占比提升至40%。

四、未来工作计划

1、深化“大单元”教学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主题整合教材内容,设计单元教学方案,提升知识系统性

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公开课,邀请教研员指导,优化教学设计。

2、推进“跨学科”融合

结合科学、美术等学科设计“数学+X”课程(如“数学与艺术对称”“数学与物理测量”),拓宽学生视野。

组织“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展示活动,评选优秀案例。

3、强化“数学思维”训练

开发“数学思维训练课程”,每周1课时,聚焦逻辑推理、空间想象等能力培养。

举办“数学思维挑战赛”,设置速算、数独、逻辑推理等环节,激发学生兴趣。

4. 优化家校协同机制

成立“家长数学教研组”,定期召开会议,参与课程设计与评价改革。

开发“家长数学资源库”,共享优质课件、微课视频,提升家庭辅导质量。

五、总结

本学年,我通过创新教学、优化作业、强化家校协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未来,将继续以“减负提质”为目标,深化课程改革,探索“智慧化、生活化、综合化”的数学教育模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