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围绕部编版教材编排特点与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扎实推进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立足教材,把握教学重点。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涵盖革命文化、人生感悟、外国名篇等主题单元,旨在深化学生语言积累与思维能力。教学中,我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如“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查阅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等要求,设计教学活动。在《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从细微现象发现真理的具体事例,学习用典型事例证明观点的表达方法;讲授《十六年前的回忆》等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时,提前布置学生查阅历史资料,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本,感受革命先辈精神品质,落实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教学目标 。
二、夯实基础,强化能力训练。
字词是语文学习根基。针对六年级学生特点,我采用听写、形近字辨析、语境运用等方式巩固字词,通过课前小测及时反馈,对易错字词重点讲解。阅读教学方面,注重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浏览、精读、批注等方式阅读文本,培养提取信息、概括内容、体会情感的能力。例如在《匆匆》教学中,带领学生品味朱自清细腻的语言,通过反复诵读与批注,感受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写作教学中,以教材习作主题为依托,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写作情境,从列提纲、打草稿到修改完善,逐步提升学生谋篇布局与文字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克服畏难情绪。
三、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
班级学生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我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反馈等了解学生学情,为学困生制定个性化辅导计划,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字词巩固、阅读方法指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推荐经典名著拓展阅读,鼓励参与征文比赛、演讲活动,激发学习潜能。同时,开展“一对一”帮扶小组,让优生带动学困生共同进步,营造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四、多元评价,激发学习动力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综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测试成绩、实践活动等多方面评价学生。课堂上,及时给予积极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作业评价采用等级与评语结合的方式,既指出问题,也肯定进步;组织阶段性学习成果展示,如优秀习作展、读书分享会等,让学生感受收获的喜悦。通过多元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五、自我提升,紧跟教育步伐
为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新形势,我始终保持学习热情,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与教研活动。本学期,参与了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培训、阅读教学专题研讨等线上线下培训课程,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同时,与本校语文教师组成教研小组,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难点与困惑,在交流与反思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此外,坚持阅读教育教学类书籍与期刊,撰写学习心得,更新教育观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以部编版教材为依托,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加强自身专业成长,努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知识的源泉、智慧的摇篮、情感的家园,助力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