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陆品荣)2024~2025学年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5-06-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陆品荣

(陆品荣)2024~2025学年四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教学回顾

本学期,我依据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教学目标,围绕“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展开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观念、数据分析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课堂讲授、实践活动、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核心知识,提升数学素养。  

二、主要教学内容及成效  

1、数与代数

重点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列表)。  

成效:学生能熟练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部分学生能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如25×44=25×4×11)。但在分配律的应用(如99×49+49)和混合运算顺序(如73+27×115)上仍存在错误,需加强变式练习。  

2、图形与几何

重点内容: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角度计算(钟面角度、多边形内角和)。  

成效:学生能识别图形的对称轴,掌握平移和旋转的基本方法。但在动态角度计算(如钟面时针分针的夹角)和复杂图形内角和推导(如180°×4−360°)时易出错,需结合实物操作强化理解。  

3、统计与概率  

重点内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单式条形统计图)、平均数计算。  

成效:学生能绘制并分析条形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但在实际调查中,部分学生对数据分类整理不够严谨,需加强实践指导。  

4、综合与实践  

活动案例:“一亿有多大”“数字与信息”“运动与身体变化”。  

成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估算一亿张纸的厚度),但部分活动因时间限制未能深入,后期需优化活动设计。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1、问题  

计算能力分化:部分学生口算速度慢,影响复杂问题解决效率。  

几何空间观念薄弱:如旋转作图时方向混淆,多边形内角和推导缺乏灵活性。  

应用意识不足:面对生活化问题(如优惠方案计算)时,建模能力较弱。  

2、改进措施

分层计算训练:每日增设3分钟口算闯关(如“乘法接力赛”),对薄弱学生进行错题专项辅导。  

几何直观化教学:利用钉板、几何画板等工具动态演示图形变换,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如剪拼四边形验证内角和)。  

情境化问题解决:结合校园活动(如义卖定价)设计应用题,引导学生用列表、画图等策略分析问题。  

四、下学期教学展望

1、聚焦核心素养:进一步强化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为五年级学习小数乘除法、方程打下基础。  

2、跨学科融合:尝试与科学课结合,开展“测量校园面积”“统计天气数据”等项目式学习。  

3、家校共育:定期推送数学阅读书目(如《数学帮帮忙》),鼓励家长参与实践类作业(如家庭收支记录)。  

本学期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暴露出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不足。未来将以苏教版教材为蓝本,以“精准教学”和“趣味实践”为抓手,助力学生从“学会数学”走向“会用数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