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1、指导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列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 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班级分析
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于学习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因此需要老师耐心引导。
3、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1-14个。21篇课文分作6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4个口语交际话题,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200个字。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四、教材内容
一年级下册教科书按照主题单元编排,学习内容安排了两个识字单元和六个课文单元,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各有侧重,识字的编排遵循识写分流,少认多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和其中要求会写200个字。重视打好识字写字基础,结合识字学习常用偏旁结合写字学习基本笔画和笔顺。集中编排两个识字单元渗透汉字文化体现字规律,着力于激发识字兴趣,指导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写字的编排体现书写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降低初入学的学习难度。
六个课文单元大体围绕愿望、伙伴、家人、夏天、习惯、问号等主题编排。共入选课文21篇,课文难度适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认识大千世界。教科书安排两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咕咚》和《小壁虎借尾巴》不全文注音,而只给少量难字注音,引导学生重视图画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学习借助图画认读生字读通课文,在阅读时尝试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发展阅读能力,从小就成为主动积极的阅读者,课后练习从朗读背诵理解内容,积累词语,运用词句拓展实践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活动形式,力求多样。
教科书安排了4次口语交际活动,引导学生在创设的真实情境中进行交际,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发展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对象意识、场合意识,在交际的时候尊重他人,遵守交际规则。
在每个单元后安排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拓展运用。包括以下栏目:识字加油站一一以丰富多样的形式,灵活安排常用字,引导学生认识更多的汉字;字词句运用一一形式多样的听说读写活动,重点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字词和句式,适度拓展,强调综合运用;书写提示﹣﹣强调重视汉字书写,打好写字基础;我的发现一﹣鼓励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以提高识字效率,发展识字能力;展示台﹣一提供展示交流语文学习成果的平台,鼓励交流语文学习的收获,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世界,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日积月累﹣﹣集中安排古诗诵读、名言警句等传统文化经典内容;和大人一起读﹣﹣编选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儿歌,提倡无压力亲子共读,是衔接幼小、口语向书面语过渡的重要桥梁。教科书在第一单元语文园地后安排了"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外阅读沟通的重要桥梁。通过这个栏目,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激发师生共同开发课外阅读资源,不断增加阅读量,体验主动阅读、分享阅读的快乐。
五、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拼音,学会借助拼音查字典。
(2)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汉字2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4)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六、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学习用汉语拼音查找生字是教学重点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会写20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查找生字掌握起来就更加困难。
2.识字量的增加,使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七、教学措施:
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 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备好每一堂课,使学生上完课后都能有所得,都有充实感。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在拼音教学中要摆正情境图、语境歌和学字母的关系,强化 音节教学,重视教给学生拼读成直呼音节的方法,利用教材形象优 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把握好理解 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
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