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语文
四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记载(五)
发布时间:2025-04-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杨李


   

4.17

四年级办公室

活动内容

学习研讨

参加对象

全体四年级老师

活动目的

学习其教学设计思路与课堂实施策略,提升教师对文本解读与教学创新的能力。

探讨如何通过课堂活动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活动过程:

1. 课堂实录观摩与要点梳理

· 内容:全体教师观看金磊校长《草船借箭》课堂片段(或研读课堂实录),重点关注以下环节:

情境导入:如何通过历史背景铺垫激发兴趣?

文本解读: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诸葛亮、周瑜、曹操)的方法。

思维训练:如何设计问题链(如“借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

跨学科融合:是否涉及军事策略、气象知识等拓展内容?

· 记录要点:分组记录教学亮点,准备后续讨论。

1. 分组研讨与交流

分组任务

第一组:分析金磊校长课堂中的“学生主体性体现”(如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环节)。

第二组:总结课堂提问技巧(如追问、对比提问、开放性提问)。

第三组:探讨如何将名著阅读与写作结合(如“借箭”情节的仿写练习设计)。

代表发言: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教师补充提问。

3. 教研组长点评与指导

点评重点

金磊校长课堂中的“文化育人”理念(如通过三国故事传递智慧与谋略)。

针对四年级学情的教学适配性(如降低理解难度、增加趣味性)。

建议

借鉴“角色扮演”策略,设计《草船借箭》课本剧活动。

结合本校“整本书阅读”计划,推荐《三国演义》青少年版。

4. 实践任务布置

任务清单

每位教师设计一份《草船借箭》教学片段(15分钟),体现金磊校长课堂中的1-2个策略。

下周备课组活动前提交设计稿,并准备3分钟说课。

收集学生关于“三国人物”的课前问题,为单元教学做准备。

5. 总结与展望

主持人总结

强调“名师课例学习需结合校情、班情,避免照搬”。

鼓励教师将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论文或案例,参与区级评比。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