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 6.12 | 地 点 | 四年级办公室 | 活动内容 | 学习研讨 |
参加对象 | 全体四年级老师 | ||||
活动目的
| 明确情境创设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核心价值,掌握“生活化情境”“问题解决情境”“表演情境”等类型的设计原则 | ||||
通过片段教学与案例研讨,优化教师情境创设能力。 | |||||
活动过程: 1. 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 · 内容: 主持人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目标(如“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发言”)。 研读潘家小学《口语交际情境创设指南》,重点标注: “三贴近原则”: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文本(如《劝告》中创设“同学乱扔垃圾”的真实场景)。 “冲突设计法”:通过角色矛盾激发表达需求(如《辩论:电脑时代需要/不需要练字》)。 · 案例共享: 观看潘家小学公开课《打电话》教学片段,记录教师如何用“电话故障”情境引导学生练习礼貌用语与应变能力。 2. 分组研讨与教学设计 分组任务: 第一组(生活交际类):以《安慰》为例,设计“朋友考试失利”情境,开发“情绪识别卡”“安慰话术库”。 第二组(问题解决类):针对《请教》,创设“向老师提出班级活动建议”情境,制定“问题清单”与“反馈话术”。 第三组(表演展示类):以《历史故事会》为载体,设计“角色竞聘演讲”情境,开发“评分表”与“观众提问环节”。 工具支持: 分发“情境创设工具包”(含角色头饰、任务卡模板、冲突设计思维导图)。 跨年级教师分享高年级“辩论赛”组织经验(如“正方反方轮换制”)。 3. 实践设计与评估反馈 任务分工: 语文组:整合各组设计成果,形成《四年级口语交际情境创设手册》(含课例、工具、评价表)。 资源开发组:制作“情境模拟微课”(如《如何用道具创设‘超市购物’情境》),配套设计角色卡。 家校协同组:拟定《家庭口语交际情境指南》,设计“晚餐话题讨论”活动。 评估设计: 制定课堂观察量表(如“学生情境代入度”“表达流畅性”)。 设计单元检测任务(如“用3分钟描述一个你设计的情境,并说明设计意图”)。 4. 模拟教学与专家指导 环节设计: 选取2名教师代表,模拟“情境创设教学”片段(如《自我介绍》中用“班级联欢会主持人竞选”情境)。 其他教师记录观察点(如“学生是否能根据情境调整语气”“能否应对突发提问”),课后填写《模拟课堂评价表》。 1. 总结与任务布置 主持人总结: 强调“情境创设需避免‘为热闹而设计’,要服务于交际目标”。 鼓励教师记录学生典型表现(如创意表达、机智应对),建立资源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