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语文
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语文学科四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9-0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宗玥

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语文学科四年级备课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将坚决贯彻学校的整体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四年级学生的学段特点扎实落地教学常规为根本前提,以探索课堂教学转型与优化作业设计为突破重点,以加强组内协同教研为核心动力。我们旨在通过一系列务实、高效的教研活动,切实提升本备课组的课程执行力、教学研究力和课堂效能,从而全面促进四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为其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思路

本学期,我们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将在市区教育局、区教师发展中心及学校教研计划的引领下,深入学习贯彻《教育强国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教育强市”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四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夯实教学常规,深化课堂转型,以提升学业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增强四年级语文教学与研究的实效性和创新性。

一)深化理解,明确方向——研读课标与教材

1.组织组内教师重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点研读第二学段(3-4年级) 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要求,明确四年级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和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2.对比梳理三年级与四年级教学要求的衔接与梯度变化,确保教学定位准确,避免盲目拔高或重复教学。

3.统一组内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如教案格式、作业批改规范等,为有序开展教学奠定基础。

(二)聚焦实践,优化设计——规划教学与评价

1.基于单元整体视角,集体设计学习任务群教学课例。重点围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等任务群,设计真实、有趣、开放的学习情境和实践活动。

2.重点攻关习作教学,集体研讨如何利用教材资源,有效指导学生从害怕写”到“乐于”,突破中年级习作难点。

3.探索“30+10讲练一体化”模式在四年级课堂的落地策略,精心设计“讲”的环节与“练”的内容,确保课堂提质增效。

4.设计富有创意的实践性作业,如观察日记、小调查报告等,让学生在真实运用中提升语文能力。

(三)协同共进,夯实保障——强化教研与支持

1.制定详细的集体备课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确保教研活动务实、高效。

2.丰富教研形式,除常规听评课外,增加微讲座、案例深析、同课异构等,提升教研的深度与吸引力。

3.充分利用“锡惠在线“苏e优课等平台,积极参与线上教研,学习优秀课例,共建共享组内教学资源库(课件、教学设计、优质习题等)。

(四)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指导

1.在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中体现梯度性,为学有余力学生设计拓展性任务,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基础性保障。

2.建立"小老师"互助制度与教师重点帮扶相结合的措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切指导。

三、本学期具体工作

(一)学好理论,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1.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要围绕“双减”、 “个性化学习”、“创新教育”等热点问题,结合语文教学实践,通过专题学习和讨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2.及时了解语文教学的动态和语文教改趋势,开拓视野拓宽语文改革思路;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吸收并消化他人的先进的教育经验,不断练好自身的语文教学“内功”,从而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3.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和课题研究,并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学习重点,讲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二)狠抓常规,改革教学,提高效率   

1.抓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是提升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核心路径。要着力变革传统单一、灌输式的语文课堂教学形态,积极探索和构建科学灵活、生动有趣、开放多元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与智能教育平台,推动课堂互动多样化、学习过程个性化,增强课堂的生成性与实践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2.语文课堂要注重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决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研究和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努力促使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3.备课组教师将配合教研组通过每月的听课、抽查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批改等多种方式,检查常规落实情况。  

(三)加强课题研究,注重学生素养    

本学期,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将积极响应学校语文教研组的总体规划,持续深化课题研究工作。我们将紧密围绕语文组的总课题“项目化视域下习作单元教学的策略研究”,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教材编排特征,开展扎实有效、聚焦素养的实践探索。

1.深入研读教材,系统梳理四年级习作单元的核心目标与内容要求,明确项目化学习与习作教学的结合点

2.积极探索项目化习作教学的实施路径,通过创设真实、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设计驱动性任务,引导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主动积累素材、学习表达方法、完成习作任务

3.注重过程性指导与评价,研究如何在不同阶段给予学生有效的学习支架,如何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反思与修改,提升写作质量

4.及时总结实践经验,收集并分析实施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学生作品等证据,反思项目化习作教学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发展合作与解决问题等综合素养的实际效果,形成可推广的策略与模式,为总课题的深化研究提供扎实的四年级实践案例,切实以科研提升教学品质,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20258

附:每周安排

第一周 

1.开展期初教材培训

2.备课组商讨、制订备课计划,明确本册教学目标

第二周

1.集体备课:第一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目标确立 

2.制定本学期班级阅读计划(结合“快乐读书吧”)

第三周

1.集体备课:第一单元习作指导与评改策略研究

2.分析第一单元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第四周

1.集体备课: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参加期初常规检查:备课、听课、作业批改

第五周

1.集体备课单元重难点突破策略

2.准备校作文比赛暨区选拔赛(组织培训与选拔)

3.设计“我的观察日记”跨周实践作业方案

第六周

1.集体备课:第三单元教材解读

2.迎接作业检查

第七周

1.集体备课:第三单元阅读教学策略

2.准备区作文比赛(赛前针对性辅导)

第八周

1.集体备课第四单元教材解读(神话单元)

第九周 

1.集体备课:第四单元习作教学策略(想象与表达)

2.设计神话故事创编实践作业

第十周 

1.期中复习专题设计(字词、阅读、习作)

2.制定分层复习指导方案

第十一周

1.迎接期中常规检查 

2.期中教学质量分析与反思

3.调整下半学期教学策略

第十二周

1.集体备课: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2.参加中年级整班作文教学调研

第十三周

1.集体备课:第五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2.期末实践性作业设计研讨 

第十四周

1.集体备课:单元教材解读

2.研讨“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如何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观察与描写的方法

第十五周

1.集体备课: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2.“记一次游戏”观察与写作实践活动筹备

第十六周 

1.集体备课:单元教材解读

2.设计与学生生活相联的“成长故事分享会”口语交际活动

第十七周

1.集体备课: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2.设计“写信”实践作业方案

第十八周

1.集体备课:单元教材解读(文言文入门)

2.文言文教学策略与激趣方法研究

第十九周

1.集体备课:第八单元整体教学复盘与期末复习整合策略

2.期末复习课专题研讨高效课堂与分层指导

第二十周

1.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2.准备期末复习检测

第二十一周

1.准备期末复习检测

2.撰写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3.撰写备课组总结

第二十二周

1.整理上交各类资料

2.期末复习检测

3.学期教学反思与总结

4.下学期教学初步规划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