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语文学科四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将坚决贯彻学校的整体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四年级学生的学段特点,以扎实落地教学常规为根本前提,以探索课堂教学转型与优化作业设计为突破重点,以加强组内协同教研为核心动力。我们旨在通过一系列务实、高效的教研活动,切实提升本备课组的课程执行力、教学研究力和课堂效能,从而全面促进四年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稳步提升,为其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思路
本学期,我们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将在市区教育局、区教师发展中心及学校教研计划的引领下,深入学习贯彻《教育强国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教育强市”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四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夯实教学常规,深化课堂转型,以提升学业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增强四年级语文教学与研究的实效性和创新性。
(一)深化理解,明确方向——研读课标与教材
1.组织组内教师重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重点研读第二学段(3-4年级) 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要求,明确四年级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和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2.对比梳理三年级与四年级教学要求的衔接与梯度变化,确保教学定位准确,避免盲目拔高或重复教学。
3.统一组内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如教案格式、作业批改规范等,为有序开展教学奠定基础。
(二)聚焦实践,优化设计——规划教学与评价
1.基于单元整体视角,集体设计学习任务群教学课例。重点围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等任务群,设计真实、有趣、开放的学习情境和实践活动。
2.重点攻关习作教学,集体研讨如何利用教材资源,有效指导学生从“害怕写”到“乐于写”,突破中年级习作难点。
3.探索“30+10讲练一体化”模式在四年级课堂的落地策略,精心设计“讲”的环节与“练”的内容,确保课堂提质增效。
4.设计富有创意的实践性作业,如观察日记、小调查报告等,让学生在真实运用中提升语文能力。
(三)协同共进,夯实保障——强化教研与支持
1.制定详细的集体备课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确保教研活动务实、高效。
2.丰富教研形式,除常规听评课外,增加微讲座、案例深析、同课异构等,提升教研的深度与吸引力。
3.充分利用“锡惠在线”“苏e优课”等平台,积极参与线上教研,学习优秀课例,共建共享组内教学资源库(课件、教学设计、优质习题等)。
(四)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指导
1.在课堂教学和作业布置中体现梯度性,为学有余力学生设计拓展性任务,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基础性保障。
2.建立"小老师"互助制度与教师重点帮扶相结合的措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切指导。
三、本学期具体工作
(一)学好理论,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1.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课程标准》。要围绕“双减”、 “个性化学习”、“创新教育”等热点问题,结合语文教学实践,通过专题学习和讨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2.及时了解语文教学的动态和语文教改趋势,开拓视野拓宽语文改革思路;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吸收并消化他人的先进的教育经验,不断练好自身的语文教学“内功”,从而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3.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和课题研究,并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学习重点,讲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二)狠抓常规,改革教学,提高效率
1.抓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是提升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核心路径。要着力变革传统单一、灌输式的语文课堂教学形态,积极探索和构建科学灵活、生动有趣、开放多元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与智能教育平台,推动课堂互动多样化、学习过程个性化,增强课堂的生成性与实践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2.语文课堂要注重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决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研究和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努力促使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化,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3.备课组教师将配合教研组通过每月的听课、抽查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批改等多种方式,检查常规落实情况。
(三)加强课题研究,注重学生素养
本学期,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将积极响应学校语文教研组的总体规划,持续深化课题研究工作。我们将紧密围绕语文组的总课题“项目化视域下习作单元教学的策略研究”,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教材编排特征,开展扎实有效、聚焦素养的实践探索。
1.深入研读教材,系统梳理四年级习作单元的核心目标与内容要求,明确项目化学习与习作教学的结合点。
2.积极探索项目化习作教学的实施路径,通过创设真实、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设计驱动性任务,引导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主动积累素材、学习表达方法、完成习作任务。
3.注重过程性指导与评价,研究如何在不同阶段给予学生有效的学习支架,如何通过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反思与修改,提升写作质量。
4.及时总结实践经验,收集并分析实施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学生作品等证据,反思项目化习作教学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发展合作与解决问题等综合素养的实际效果,形成可推广的策略与模式,为总课题的深化研究提供扎实的四年级实践案例,切实以科研提升教学品质,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2025年8月
附:每周安排
第一周
1.开展期初教材培训
2.备课组商讨、制订备课计划,明确本册教学目标
第二周
1.集体备课:第一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目标确立
2.制定本学期班级阅读计划(结合“快乐读书吧”)
第三周
1.集体备课:第一单元习作指导与评改策略研究
2.分析第一单元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第四周
1.集体备课: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2.参加期初常规检查:备课、听课、作业批改
第五周
1.集体备课第二单元重难点突破策略
2.准备校作文比赛暨区选拔赛(组织培训与选拔)
3.设计“我的观察日记”跨周实践作业方案
第六周
1.集体备课:第三单元教材解读
2.迎接作业检查
第七周
1.集体备课:第三单元阅读教学策略
2.准备区作文比赛(赛前针对性辅导)
第八周
1.集体备课第四单元教材解读(神话单元)
第九周
1.集体备课:第四单元习作教学策略(想象与表达)
2.设计神话故事创编实践作业
第十周
1.期中复习专题设计(字词、阅读、习作)
2.制定分层复习指导方案
第十一周
1.迎接期中常规检查
2.期中教学质量分析与反思
3.调整下半学期教学策略
第十二周
1.集体备课:第五单元教材解读
2.参加中年级整班作文教学调研
第十三周
1.集体备课:第五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2.期末实践性作业设计研讨
第十四周
1.集体备课:第六单元教材解读
2.研讨“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如何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观察与描写的方法
第十五周
1.集体备课:第六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2.“记一次游戏”观察与写作实践活动筹备
第十六周
1.集体备课:第七单元教材解读
2.设计与学生生活相联的“成长故事分享会”口语交际活动
第十七周
1.集体备课:第七单元教学实施策略
2.设计“写信”实践作业方案
第十八周
1.集体备课:第八单元教材解读(文言文入门)
2.文言文教学策略与激趣方法研究
第十九周
1.集体备课:第八单元整体教学复盘与期末复习整合策略
2.期末复习课专题研讨:高效课堂与分层指导
第二十周
1.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2.准备期末复习检测
第二十一周
1.准备期末复习检测
2.撰写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3.撰写备课组总结
第二十二周
1.整理上交各类资料
2.期末复习检测
3.学期教学反思与总结
4.下学期教学初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