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数学
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数学学科三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9-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翟雪皎

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数学学科三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指导,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结合苏教版教材特点,强化计算能力、空间观念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通过集体备课、分层教学和实践活动,提升课堂效率,注重知识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联系的思维模式,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思路

(一深研教材与课标

1.开学初,组织组内教师集中研读三年级数学教材,结合课程标准,梳理各单元知识脉络(如“数的运算“图形周长”“分数初步““统计”)、教学重难点及能力培养目标。

2.明确万以内加减法算理、有余数除法意义、周长计算方法等核心内容的教学要求。

3.精准把握教材编写逻辑,确保教学内容贴合学生具象认知水平,为教学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1.践行新课标理念,推广“实物操作教学“情境化游戏教学”“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

2.针对抽象知识(如分数初步认识)采用“实物分割+直观图示”模式,针对计算教学(如万以内加减)采用“情境导入+分步演示”模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3.聚焦课堂 40分钟,利用小棒、计数器、图形卡片等教具突破难点,通过生活实例(如购物算账、测量课桌周长)提升知识应用意识,兼顾知识传授与兴趣培养。

(三)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1.教师严格按备课标准完成“五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练习),新授课突出知识形成过程,练习课注重基础巩固与错题订正。

2.作业设计分“基础题“趣味提升题”,满足不同学生需求;批改时重点关注计算准确性、书写规范性,采用“星级评价+文字鼓励”形式,落实二次批改与错题当面讲解。

3.持续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圈画不懂的地方)、课上举手发言、课后及时订正、作业书写工整等基础学习习惯。

三、本学期具体工作

(一)集体备课制度:凝聚团队智慧,提升课堂实效

1.  固定时间与流程,深化教学研讨

每周下午1节课为集体备课时间,采用“主备人说课—组内研讨—个性化修改”三阶段模式。主备教师需提前准备详细教案,重点说明教学目标、重难点(如乘除法竖式中“商中间有0”的算理、平移旋转的动态演示方法),并附典型课例视频或教具设计。组内教师围绕“学生易错点”“生活情境融入”“分层任务设计”展开讨论,最终形成共性教案框架,同时允许教师根据班情进行个性化调整(如增加游戏环节或调整练习难度)。

2. 构建共享资源库,实现资源迭代更新

建立年级组云端资源库,按单元分类存储教案、课件、习题集及错题分析报告。每单元教学结束后,由主备人整理优化后的资源,补充学生课堂生成性素材(如创意解题方法、典型错例),并于每月末由备课组长审核更新。资源库设置“新教师专区”,提供教学实录、课堂管理技巧等入门指导,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二)分层教学策略:精准施策,满足多元需求

1. 基础层:强化运算能力,夯实数学基础

针对计算薄弱学生,设计“口算小达人”每日5分钟专项训练,内容涵盖表内乘除法、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等基础题型,采用“计时挑战”“同桌互批”等形式提升参与度。每周五发放“口算进步卡”,记录学生本周最佳成绩与进步点,教师一对一反馈指导。

2. 提升层:拓展思维深度,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为学有余力学生开设“思维拓展题”小练习,每周1次,题目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变式(如将“曹冲称象”问题改为“用5千克和2千克砝码称出9千克物体”),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尝试多种解法。练习后组织小组讨论,教师点评解题策略的优劣,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如转化、建模)。

3. 拓展层:激发学习兴趣,拓宽数学视野

推荐《数学真美妙》等趣味读物,每月开展1次“数学故事分享会”,鼓励学生讲述书中有趣的数学史或逻辑谜题。布置“数学小报制作”任务,主题自选(如“生活中的对称美”“千米知多少”),要求包含知识梳理、实践案例与创意设计,优秀作品在班级展示墙展出并纳入成长档案。

(三实践与评价结合:链接生活,促进全面发展

1. 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让数学“活”起来

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实践任务:学习统计时,开展“班级同学身高分布”调查,学生分组设计问卷、收集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分析“哪个身高段人数最多”;认识千米后,组织“千米体验日”,学生步行1千米并记录用时,估算步行速度,撰写体验报告。实践活动强调跨学科融合(如结合美术课设计统计图、结合语文课撰写报告),提升综合素养。

2. 实施成长档案袋评价,记录成长轨迹

为每位学生建立“数学成长档案袋”,收录课堂表现记录(如小组讨论参与度)、单元测试卷(标注错题订正情况)、实践报告(含照片与反思)、特色作业(如数学小报、错题漫画)等。期末由师生共同梳理档案内容,撰写综合评语,既肯定进步(如“口算速度提升30%”),也提出改进方向(如“解决问题时需更注重审题”),让评价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助力。

 

20258

 

附:每周安排

第一周 

1.制定学期备课组计划

2. 分析学情

3. 研讨断档内容及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与数量关系》教学重点(运算顺序、括号使用)

第二周

1. 集体备课《一天的时间》(24时计时法);

2. 设计“时间轴”教具;

3. 分配“我的一天”实践作业

第三周

1. 研讨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2. 制作“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卡片;

3. 设计分层练习题

第四周

1. 集体备课《三位数乘一位数》;

2. 模拟“曹冲称象”实验,理解算理;

3. 编制错题本模板

第五周

1. 分析前两周作业情况;

2. 优化第三单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设计;

3. 准备“好朋友调查表”

第六周

1. 研讨第四单元《毫米、分米和千米》;

2. 制作单位换算转盘;

3. 规划“校园测量日”活动方案

第七周

1. 集体备课《平移、旋转和对称》;

2. 设计动态PPT演示图形变换;

3. 准备七巧板拼图练习

第八周

1. 分析第三单元练习数据;;

2. 研讨《轴对称》教学

3. 制作对称剪纸作品集

第九周

1. 研讨第五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2. 制作“除法竖式分解”微课视频;

3. 设计“分糖果”实践活动

第十周

1. 集体备课《几百、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

2. 编制“除法口诀表”

3. 分配“家庭购物小账本”任务

第十一周

1. 研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 分析学生错题

3. 设计“除法医院”纠错专栏

第十二周

1. 集体备课《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2. 模拟“分书问题”分组讨论

3. 设计分层练习题

第十三周

1. 研讨第六单元《数量关系的分析(一)》;

2. 设计“速度、时间、路程”对比表格

3. 编制应用题题库

第十四周

1. 集体备课《观察物体(二)》;

2. 制作立体模型教具

3. 规划“从不同角度拍照”实践活动

第十五周

1. 分析第五、六单元练习数据;

2. 优化期末复习计划

3. 编制“计算能力专项训练”手册

第十六周

1. 开展计算比赛;

2. 开展单位换算大比拼

3. 开展图形拼图赛

第十七周

1. 系统复习《混合运算与数量关系》;

2. 整理错题集

3. 分层布置复习作业

第十八周

1. 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与《除法》;

2. 模拟期末测试

3. 分析共性问题

第十九周

1. 复习《几何与统计》内容;

2. 开展“小小统计员”实践活动

第二十周

1. 全真模拟期末考试;

2. 阅卷标准统一培训

第二十一周

1. 期末考试;

2. 完成成绩录入与分析

3. 评选“数学进步之星”“计算小能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