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记载(三)
时间 | 2025.9.18 | 地点 | 办公室 | 活动内容 | 集体备课 |
参加对象 | 四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 ||||
活动目的 | 1. 学习新课程标准。 2. 分析近期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探讨教学措施。 3. 收集整理除法计算中的易错题型,提升学生运算能力。 | ||||
活动过程:学习新课程标准 首先,我们共同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部分。明确了在教学时,要着重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与逻辑思维,借助实际生活场景,帮助学生领会除法运算的本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熟练掌握除法运算技巧。 然后分析近期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探讨教学措施 1. 问题:作业批改中发现,学生在试商环节问题较多,难以准确确定商的数值,导致计算出错。另外,对除法算理理解不透彻,机械计算,遇到变化题型就不知所措。比如计算197÷28 ,部分学生试商多次错误 ,且说不出计算步骤的依据。 2. 措施:后续教学增加试商专项练习,通过口算试商、竖式计算等形式,提升学生试商的熟练度。利用实物模型、线段图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最后,我们收集整理除法计算中的易错题型,提升学生运算能力 1. 类型:常见易错题型有商的位置写错,像145÷5 ,有的学生把商写在十位;忘记写余数,如173÷20 ,得出商8后遗漏余数13;商不变规律运用错误,如630÷70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计算时余数处理错误。 2. 策略:针对这些易错题型,安排专项练习,强化学生对易错点的认知。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对比正确与错误解法,加深印象。定期回顾错题,让学生整理错题集,强化对易错知识的掌握,逐步提升运算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