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减灾意识,共筑安全防线
——国旗下讲话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提升减灾意识,共筑安全防线”。
当我们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享受着宁静的校园生活时,或许很少会去设想,大自然偶尔也会展现出它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地震、火灾、洪水、台风、雷暴……这些自然灾害看似遥远,实则与我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2025年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正是为了铭记历史的伤痛,警示我们时刻保持警惕,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防灾减灾,重点在“防”,关键在“减”。“防”是未雨绸缪,是事前的充分准备;“减”是化险为夷,是灾时的有效应对。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和能力。它要求我们将安全的种子根植于心,将应对的技能掌握在手。
那么,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做呢?在此,我向全体同学提出三点倡议:
第一,要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安全隐患可能就隐藏在我们身边。可能是忘记关闭的电器,可能是疏散通道的堵塞,也可能是一次不经意的违规用电。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我们绝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侥幸心理,必须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将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要努力学习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能。
知识就是力量,在灾难面前,知识可能就是生命。我们要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每一次安全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无论是地震来了如何躲避,还是火灾发生时如何逃生,抑或是遇到雷电天气需要注意什么,这些看似简单的知识,在关键时刻却能为我们撑起一把生命的保护伞。希望大家能真正重视起来,在演练中严肃认真,在课堂上用心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能力的“安全小卫士”。
第三,要争做安全环境的守护者和宣传员。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维护校园安全。不携带危险物品入校,看到楼梯口的饮料瓶主动捡起,提醒同学不在走廊追逐打闹,离开教室时记得关闭电源……这些都是为校园安全添砖加瓦。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向家人和朋友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用我们的行动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共同营造关注安全、珍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老师们,同学们,平安是发展的前提,安全是成长的保障。我们的每一次谨慎,每一次学习,每一次演练,都是在为生命投资,为未来筑基。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将防灾减灾的意识融入日常,让知识成为守护我们生命最坚实的盔甲。
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并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共筑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安全防线!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