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学科建设>>语文
双课研磨赋新思,语文教研共深耕
发布时间:2025-10-1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蒋雨芩

  秋研正当时,聚力共成长。为进一步探索不同文体的语文教学策略,夯实课堂教学实效,以高程逸老师执教的《在牛肚子里旅行》与邵渊老师执教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为核心课例,开展了沉浸式课堂观摩与深度评课交流,让教研的智慧在碰撞中点亮教学新方向。

  一、课堂展示:双课绽放,各有特色

  高程逸老师《在牛肚子里旅行》:趣融童话与科学,巧筑阅读阶梯。高程逸老师以“童话阅读+科学启蒙”为核心,呈现了一节逻辑缜密、趣味十足的阅读课。整堂课环节设计层层递进,从“红头遇险”的情境导入,快速抓住学生注意力;初读环节聚焦字词过关与情节梳理,帮助学生搭建文本认知框架;精读环节则紧扣“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引导学生通过圈画关键词、角色代入朗读,逐步解锁“牛反刍”的科学知识,实现“童话理解”与“常识渗透”的无缝融合。

38a8fcde4d0fe192906712d7bac71667.jpg

  邵渊老师《富饶的西沙群岛》:情绘山河之美,深植语文素养。邵渊老师则以写景散文教学为切入点,用生动的课堂设计带领学生“走进”西沙群岛。引导学生通过“找美词、品佳句、想画面”,赏析“五光十色的海水”“形态各异的珊瑚”“成群结队的鱼群”等描写。邵老师在赏析语言后,设计了“我的西沙群岛明信片”小练笔,让学生模仿文本“总分总”的结构、“动静结合”的写法,描绘自己心中的西沙美景,既巩固了写景文的阅读方法,又锻炼了书面表达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实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4804bfd6a65d009f76cdb2edf053aaaf.jpg

  二、评课交流:精准把脉,共促优化

  课堂展示结束后,教研组全体教师围绕两节课展开深度研讨,李柯涵老师、陆雪梅老师、陈敏老师、钮里平校长、许建云主任进行评课,在肯定亮点的同时,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针对《在牛肚子里旅行》:建议进一步优化

“角色朗读”环节,可增加“分角色配音”“情境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更深入体会红头的紧张与青头的冷静,增强情感共鸣;同时可适当增加学生自主提问时间,鼓励学生围绕“旅行细节”提出疑问,培养探究意识。针对《富饶的西沙群岛》:建议在“物产描写”环节增加“资料拓展”,如补充西沙群岛的生态保护现状,让学生在感受富饶的同时,树立生态保护意识;此外,练笔环节可提供“关键词提示卡”,帮助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搭建表达框架,兼顾不同层面的需求。316291780771ea96c7bfa877bdb2860b.jpg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构建了互学互鉴、共促成长的平台,更推动了教学智慧的凝聚与教学实践的精进。语文组将继续以课堂为试验田,以学生为落脚点,扎实推进语文教学的创新探索,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持续提升与全面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账号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