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记载(二)
时 间 | 10.16 | 地 点 | 多媒体教室 | 活动内容 | 教学研究 |
参加对象 | 全体语文教师 | ||||
活动目的 | 学习“语文课更应返璞归真”。 | ||||
让学生从文本内容中去“入其境,悟其情”。 | |||||
活动过程: 一、课堂展示:双课绽放,各有特色 高程逸老师《在牛肚子里旅行》:趣融童话与科学,巧筑阅读阶梯。高程逸老师以“童话阅读+科学启蒙”为核心,呈现了一节逻辑缜密、趣味十足的阅读课。整堂课环节设计层层递进,从“红头遇险”的情境导入,快速抓住学生注意力;初读环节聚焦字词过关与情节梳理,帮助学生搭建文本认知框架;精读环节则紧扣“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引导学生通过圈画关键词、角色代入朗读,逐步解锁“牛反刍”的科学知识,实现“童话理解”与“常识渗透”的无缝融合。 邵渊老师《富饶的西沙群岛》:情绘山河之美,深植语文素养。邵渊老师则以写景散文教学为切入点,用生动的课堂设计带领学生“走进”西沙群岛。引导学生通过“找美词、品佳句、想画面”,赏析“五光十色的海水”“形态各异的珊瑚”“成群结队的鱼群”等描写。邵老师在赏析语言后,设计了“我的西沙群岛明信片”小练笔,让学生模仿文本“总分总”的结构、“动静结合”的写法,描绘自己心中的西沙美景,既巩固了写景文的阅读方法,又锻炼了书面表达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实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二、评课交流:精准把脉,共促优化 课堂展示结束后,教研组全体教师围绕两节课展开深度研讨,李柯涵老师、陆雪梅老师、陈敏老师、钮里平校长、许建云主任进行评课,在肯定亮点的同时,提出针对性优化建议:针对《在牛肚子里旅行》:建议进一步优化“角色朗读”环节,可增加“分角色配音”“情境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更深入体会红头的紧张与青头的冷静,增强情感共鸣;同时可适当增加学生自主提问时间,鼓励学生围绕“旅行细节”提出疑问,培养探究意识。针对《富饶的西沙群岛》:建议在“物产描写”环节增加“资料拓展”,如补充西沙群岛的生态保护现状,让学生在感受富饶的同时,树立生态保护意识;此外,练笔环节可提供“关键词提示卡”,帮助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搭建表达框架,兼顾不同层面的需求。
| |||||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