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学的策略研究
(学期总结2018.6)
一学期匆匆而过,短暂、忙碌却充实,我们英语课题组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认真学习学校和教研室的有关教学计划,严格执行教学制度和要求,结合课题组实际研究需要和我校学生特点,在工作上扎扎实实、不断创新,团结合作,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同时,我们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师自身的水平。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 促进课题研究
本课题具有鲜明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在课题研究期间,我们采用了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先后学习了《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一些教育专家、学者的教育专著等,同时还通过上网、到阅览室等形式查阅学习有关阅读教学的相关资料。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强化学习,使每个人进一步认识了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提高了每个人的理论知识修养,同时也明确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和研究方向,为小课题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研讨、交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这个学期课题组每位老师都上过校级课题研讨课,陈丽老师在新教师第四次跟岗及小学英语学科南片新教师第五次跟岗中执教了区级公开课五上Unit5 Helping our parents,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汤凌云老师参加了2018年武进区小学信息化能手比赛(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课堂教学评优课活动,第一次尝试平板课教学。同时我们课题组抓住这个有利的契机,将这些活动课例定为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针对活动期间老师们做了小学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学的典型课例。我们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了讨论、研究,分析了师生互动的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上课的教师以说课的形式说明了自己的教学思路以及设计意图,并对自己所上的课写了课后反思。通过此类活动,以利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扬长避短,切实有效地创设有利于教学,有利于课堂实效的教学情境。
三、开展丰富的活动,深入推进课题
1、创建良好英语课堂教学环境,积极促进师生互动的策略研究
积极创设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他们乐于活动其中的空间。课堂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层面,学生生活于其间,它对学生的成长往往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与日常接触中,教师尽量使用英语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之间用英语交流,学生问答、小组讨论,也尽量用英语表达,必要时可以借助手势语,努力把班级建设成为语言交际的“小社会”,使口语获得相当可观的亚母语语境,时刻保持学生所受到的英语语言刺激的纯度,积极促进师生互动的策略研究。
在教学组织的过程中,用最为简单的手段,创设真实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任务或活动,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在亲身体验、实践、合作与探究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主动地学习心态,发展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感受成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2、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进一步强化师生互动的策略研究
(1)家校联系,为学生创造更多学英语、用英语的机会
英语是第二语言,学生接触英语、运用英语的机会相对较少,为此,我们利用校信通、班级QQ平台等方式,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指导相应的英语学习方法、推荐优秀的英语学习资源,家校紧密联系,创造学生学英语、用英语更多机会,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2)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辅助课堂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化,它是在课外创设英语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实践机会的有效手段。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具有实际性和交际性。实际生活水平是语言学习的试金石。英语的情境教学的时空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习迁移拓展到我们的生活中。为此,我们创设了班级英语角、集团英语联合课题组活动、三年级整班书写比赛、四年级作文竞赛、五六年级关键能力测试比赛、各年级英语角布置比赛、五年级英语整班朗读比赛、黑板报比赛等,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相结合,鼓励学生们拓展相关英语文化知识进行研究,提高其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通过这些实践,我们发现,丰富的课外活动,是增加课堂上语言实践的广度和密度的有效途径。
四、成果与措施
通过研究,使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最明显的效果是在各种各样的课例展示中,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乐于学习,主动参与,提高英语能力;同时使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丰富语篇教学经验。最主要的是我们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有了较大的提高,课题研究明显促进了我们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课题组成员在自己教学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多篇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教学随笔、课例研究等,记录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通过课题组交流会,把自己的收获、思考、疑问与大家充分交流,积累了一些珍贵的资料,也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但是,我们课题组教师的整体科研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需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培训。老师们专业发展的主动性有所欠缺,且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基本功有待提高,今后将继续强化教师的专业协作和教学反思,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调动其自我发展的愿景、提高执行力。
在后期的课题研究中,我们还将不断的改进自己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加强与外组同行的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力争使课题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
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