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子课题计划
发布时间:2014-11-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钮里平

 

基于学生主动发展重建教学常规的行动研究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研究计划
校长室、教科室根据我校发展的需要,将本课题定为“十二五”期间学校主课题,由负责教学工作的杨建东校长和教科室成员主持,以本课题研究引领全校各课题开展研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达成以下目标:
1.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一套适合学校发展的教学常规,并逐步形成基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文化和学校文化,使目前的教学过程发生新的变化,进一步
提升课堂教学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文化品位。
2.通过建设课堂文化,深化教学改革,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学得快乐,学得扎实,让学生在
学习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通过研究和实践,在建设基于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文化过程中,在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促进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通过自我反思和努力,使我们的教师成为有组织性、创造性、自主性和实践性的教育者、研究者,从而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4.通过构建基于学生主动发展的的课堂文化,使整个学校文化建设再上一个台阶。我校是一所有近八十办学历史的老校,多年来形成了一定的教学特色,积淀了一定的文化底蕴。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我校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努力打造我校学科教学特色,促进我校内涵发展
现就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本课题的研究制定计划。
一、研究重点
建设课堂文化,打造智慧课堂的研究。通过研究与实践,将引领广大教师形成大气、大智、大雅的课堂教学风格,全面提升课堂的文化品位和教学效益。
具体工作为:
一是提高认识。在广泛收集相关材料,学习理论,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研究解读课堂文化、教学文化、智慧课堂的内涵、特征,形成对新型课堂文化的正确理解,明确构建新课堂文化意义。
二通过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关于课堂文化的基本理论,解读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从思想上基本达成共识。以学科部为单位开展子课题研究,研究制订本学科的行动计划,并有计划有重点地在教学实践中付诸行动。
三是全面动员与骨干引领相结合,一方面组织全体教师行动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创新,另一方面组织一批骨干教师,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创出一些经验,树立一些典型,在教学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专业引领作用。
二、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重点和前阶段研究进展情况,本年度将采取如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一是围绕确定的研究重点,收集材料,学习有关理论和教改经验,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掌握技术策略。二是指向研究重点,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技术策略,为实践中改革创新奠定基础。
2.实践探索。围绕确定的研究重点,各学科部大胆改革,积极探索,形成卓有实效的具体做法,既提高教学效益,又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3.总结提炼。在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及时总结反思教学策略,及时总结提炼教改成果,进而升华教学思想,培育各学科部的教学特色。
三、活动安排
本学期研讨活动初步作如下安排:
1.开学初,在学科部主任、教研组长会议上作宣传发动,明确本学期研究重点和要求。
2.九月中旬,举行主课题开题仪式,进一步明确研究任务,完善课题研究机构,统一思想认识,讨论通过本学期研究计划。
3.各学科部围绕主课题申报子课题,制订本学期研究计划。
4.以学科部为单位,组织学习《课堂文化的诠释与重塑》(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创建学生本位的课堂文化》(全球教育展望,2002)等文献。
5.将主课题和各子课题的设计方案和本学期研究计划上传到学校网站。一是加强课题研究动态宣传,二是让全校教师和领导监督课题研究开展情况。
四、工作要求
为确保本课题过程扎实、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各学科部必须组织老师参加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开展学习与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认真完成课题组确定的研究任务。
1.截止九月底,各学科部必须将各子课题设计方案和本学期的研究计划上报教科室。
2.骨干引领和全员参与相结合,每个子课题由学科部主任和本学科部的兼职科研员担任课题组长,并积极开展学习和研究活动。
3.本学期,通过学习和研讨,必须对课堂文化、智慧课堂的内涵、特征形成统一的认识。
4.全体老师必须围绕课题研究重点,至少撰写一篇教学论文,参加省、市教育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要鼓励和提倡老师们向学术期刊投稿。
5.本课题既是一项学术研究,同时也是我校今后的一项常规性工作,各学科平时的常态课、研究课必须围绕主课题开展研讨。学校已经把建设课程文化、深化教学改革作为纳入新一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则,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认真策划和落实。
6.做好课题研究档案。根据课题结题鉴定要求,准时递交各子课题组统一建档的材料。
本计划在课题研究工作会议商量通过后,认真组织实施。
 

                                                                                              2012.9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