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 “指向师生主动发展重建教学常规的行动研究” 课题学期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结合本校实际,在“以研兴教,以教促研”的双向实践推进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价值、内涵的提升,以已有的各项教学常规为落脚点,进而进行与时俱进的拓展和完善,继承与重建相辅,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为师生的生命成长提供支撑点和助推器。
二、研究目标
在课题进行中期评估的基础上,根据专家建议,继续确立课题组以“团队”的形式展开课题研究活动的重要举措,建立“指向师生主动发展重建教学常规的行动研究”的学校层面的研究机制,并抓住关键,侧重展开,分步推进,重建完善学校教学常规,丰富研究的内涵。
1、通过研究和实践,制定体现新课程理念、适切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常规。
2、通过研究和实践,促使教师将课改理念真正落实为课堂教学行为,提升课堂教学效能,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3、通过研究和实践,改进学生学的方式和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4、通过研究和实践,注重经验的累积和丰满,形成一套相关的行动思路,为后续的研究和教育教学提供方向性的策略支持。
三、研究内容
1、制订出着眼于指向师生主动发展,适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参考《常州市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总结近年来本校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各学科根据学校实际制定课堂教学常规。
2、实践课堂教学常规并形成相应的改进、实施策略。
通过对研究进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梳理,优化教学过程的管理,升华内涵和意义,真正形成能够指导教学实践的行动策略,并进行资料的累积和归总。
3、研究制定师生执行重建后的课堂教学常规的评价机制。
依据课堂教学常规,对教师进行评价,既评价教师执行常规的情况,又评价教师教学创新的成果;依据常规,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行为进行评价,改变原来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四、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制定学校课题计划;
2、课题组各成员分工及研究方向;
3、课题研究课自主报名;
三月份
1、学习《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2、制订潘家小学各学科常规;
3、开展校级数学教研活动(高年级)
4、进行小课题研讨;
5、观摩名师课堂;
6、课题组成员例会
四月份
1、课题组成员例会
2、进行课题研讨活动。
3、开展校级英语教研活动。
五月份
1、组织师陶杯、蓝天杯等系列征文竞赛活动;
2、语文教学专题研讨活动;
3、组织参加区市级各类研讨活动。
六月份
1、进行课题研究的总结,进行经验交流;
2、收交课题研究资料;
3、统计各学科本学期教科研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