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本学期,体育教研组继续坚持“走好每一步”的校训,扎实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努力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继续深化课堂教育改革,加强体育教研组建设和教学常规管理,促进体育教师成长。
1、重视课堂教学,关注密度和负荷
认真制订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和学期体育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等。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认真备好课,上好每堂体育课,保证学生在校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体质为中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体育组全体教师每人上好一堂研讨课,要经常保持交流学习,研讨教学方法和新课型的实践,关注运动密度和运动负荷。规范学生课堂常规和“课课练”等行为要求,争取显著的效果。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小助手能力,做到“授之以渔”,加强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及锻炼。做好教研活动记录,评价记录,改进策略。
2、各项活动系统化,重视兴趣和技能
学校体育工程建设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体育课时占总课时11.6%,仅次于语文和数学。我们重点要做好体艺2+1工程、校园吉尼斯、大课间、两操、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等,但我们需积极梳理和严密落实,争取做到系统化。
(1)本学期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大课间活动时间,认真贯彻“每天锻炼一小时”,归类、整合上述各项活动,体育组认真安排好班级项目表,做到班班有项目、有目标,做到全程监控,及时评价。
(2)继续配合少先队做好“两操”旗语即时评价,发挥其作用。新生面临指导新操,任课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尽快让学生掌握“两操”。广播操即时评价机制在使用初效果明显,但没有形成通报和激励机制,现在效果形同虚设。评价用的小旗管理不到位,弄得低年级办公室一团糟。广播操评价应与少先队、班级德育考核挂钩,每周通报一次并做好考核记录,小棋手培训一学期多做几次,临时替换要有后备机制。
(3)本学期各年级体育技能是“跳绳”,体育教师认真应组织课堂教学,课间练习,尤其是低年级的体育老师,应该手把手,课课练,形式多,方法好,学生能广泛表现出锻炼兴趣,为学校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各年级按难易程度完成考核。
(4)抓好体育达标的训练工作,为下学年体质健康测试工作顺利开展打好基础。全校体育达标率力争保持90%以上;学生体育成绩及格率95%以上。认真研读2014版《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组别的测试指标均为必测指标。其中,身体形态类中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类中的肺活量,以及身体素质类中的50米跑、坐位体前屈为各年级学生共性指标。本标准的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附加分要根据实测成绩确定,即对成绩超过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的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加分幅度为20分。
(5)加强运动员信息管理,做好运动员的台帐资料。教师统一思想,做好运动员和家长的思想工作,必要时要体育组和班主任联合家访。
(6)体育器材使用做好记录,提前一周安排器材,收发器材要有序。
(7)认真组织参加武进区田径比赛,规划开展好校园体育节,冬季三项比赛等。
(8)开展好教科研活动,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3、棋类
这学期将进行象棋、围棋班级联赛(体育节)和象棋成人少儿挑战赛(每月一次)。扎实搞好课堂教学,做好少年宫提优工程,专业培训合作,有一支能打出影响力的小棋手队伍。
打造班级棋文化特色,成立班级棋社,每学期比赛设置:(1)2-6月安排潘家小学象围棋定级比赛,校内定级15级-5级。(2)9-12月班级联赛,进行团体赛,每个棋种3名棋手,1名主将,2名副将。(3)潘家小学成人少儿对抗赛,每月最后一周,安排小棋手代表历练,小奖品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