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故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谓“教学常规”,严格地说,应该包括教师的“教授常规”和学生的“学习常规”两个方面。欲提高教学质量,“两规”须如一组平行线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两者缺一不可,齐备方为圆满。语文教学亦然。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加强语文课堂学习常规的管理便是培养其好习惯的手段。现浅谈一孔之见。
一、明确要求是落实学习常规的前提。
为了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训练目标,须提出具体的常规要求,以使全体学生有章可循,依规而行。
1、课前常规
(1)学习用品准备:上课前要把学习用品安放到位,置于课桌左或右上方。主要学习用品有语文课本、课堂笔记本、课堂练习本、文具盒等文具用品。
(2)新旧课业准备:对上节课的旧知要复习,对本节课的新知要预习,预习提倡“自得”,不照搬照抄参考书。作文课前要进行作前观察,积累材料。
(3)学习心理准备:上课预备铃一响,每位同学都应该迅速走进教室,端坐于位,精神饱满,思想集中,手、口、耳、眼、心也需“集合整队,原地待命”。
总之,不上无准备之课。
2、听课常规
听课时,须“手、口、耳、眼、脑”并用,“听、看、读、答、评、问、思、记”并进,使学习活动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1)行动一致:上课过程是整体协作的过程,因此,不允许任何人拖拖拉拉或超前行动。而要动作一致,一呼百应。如教师指向黑板板书,所有同学的目光应聚向板书内容;教师要求朗读,全体同学应马上一齐捧书,读毕一齐放下,全班同一节奏。
(2)反应快速:对教师的指令和提问以及同学的回答,学生都应迅速作出反应,执行指令,回答提问,评判同学的答案应追求速度。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也重在参与,且热情高涨。“手、口、耳、眼、脑”要全力以赴,学习活动中的八个分解行为“听、看、读、答、评、问、思、记”要个个经历,一个不落,且要缘文生情,随情入境,全身心投入,切忌袖手旁观。
(4)力争多思:思是学习活动中的主要且重要行为。要边听边思、边看边思、边读边思、要思后答、思后评、思后问、思后记。不仅要敢于回答,追求发言的数量,更要善于回答,讲究发言质量。追求思之果、思之质。
(5)速记笔记:要培养记课堂笔记的习惯。笔记内容有教师板书、学习重点和疑问。要速记,不要因记而妨碍听讲和思考。
(6)主动质疑:加强课堂常规管理,不是把学生管死,而是静中求动,动中求活。要求学生敢于向课本、向老师、向同学提出质疑,把笔记上所记之疑当堂解决。
3、作业常规:
(1)笔式一致:一至三年级用铅笔作业,四至六年级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特别是一本作业本自始至终都只能用同一色彩的笔书写,不得随意更换。
(2)专簿专用:在期初,发给学生三本同样的作业本,分别作为课堂笔记、家庭作业、作文草稿专用本,为体现内容的联系性,训练的有序性,禁止到处乱写。
(3)格式统一:作业本每页左边空0.5厘米,划上直线,写题目序号。右边空出2厘米,划上直线,留作订正之用。每课作业要写明课题,每类习题间空一行,每次练习间空三行。每次誊写作文,在文题前要写明主题思想,列出写作提纲。
(4)重视复查:数学作业讲究验算,语文作业也应重视复查,并养成习惯。查查有无错别字、病句,或是否添字、漏字,甚至漏题,尽量将错误或疏忽之处在交作业本前自行妥善解决。
二、检查评估是落实学习常规的关键。
1、检查:旨在以检查促习惯之养成。学生课前常规执行情况,由班干部检查,每课必查,每查必记。课堂笔记由语文科代表抽查,发现典型。
2、评估:旨在以评估促常规之落实。
(1)每堂课教师应把记分册带入课堂,对学生听课常规的执行情况要进行及时评估,基本分为50分,未执行听课常规者,酌情减分,遵守常规者,酌情加分。特别对在课堂上始终情绪高昂,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发言积极的学生,要舍得给高分,甚至100分,如质疑有一定质量,要记附加分。
(2)对作业的评估分为两项内容:作业质量和作业态度。前者打等第,后者打“☆”或打“△”,打“△”者要责令其重做。
思维活跃(3)有时,可利用课末5分钟,对学习效果进行当堂抽测,以抽测结果来评估学生遵守听课规则与否。
期末,把检查评估的综合结果,纳入学生期末语文学习成绩之中,并对表现突出者进行奖励。
三、言传身教是落实学习常规的保证
学高为师,身正为表,且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师欲以“学习常规”来规范学生,必先以“教授常规”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教案要精心设计,教具要准备充分,以求学生作好课业用品准备,教师要坚持“候课”。提前一二分钟进入教室,以求学生不迟到;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进入角色,所言情理相融,以求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师的教法要灵活,以求学生思维活跃;教师板书要工整,作业批改要及时、规范,以求学生的课堂笔记、作业快速、高效和规范…
总之,落实课堂教学常规,须齐抓共管。领导、教师、学生都来管,也须抓齐管全,既抓教师,也抓学生,使“两规”并架,相得益彰,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