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数和因数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3-05-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向东

 

倍数和因数的认识
(基于师生主动发展,重建教学常规的行动研究)
教学内容P70-72、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2、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以及已有的乘、除法知识,通过尝试、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
3、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
教学过程
一、           认识倍数、因数的含义
1、摆图形、列算式。
(1)    明确操作要求: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记录下来。
(2)    整理、交流,分别板书:4×312   12×112    6×212
2、通过乘法算式学习“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1)    揭题:倍数和因数
(2)    根据4×312,你能说出谁是谁的倍数吗?你能说出谁是谁的因数吗?
(3)    提出要求:根据黑板上的另两道乘法算式,你能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
3、练一练
(1)    同桌互练:自己写一个算式,让同桌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追问:如果说谁是倍数,谁是因数,是否可以?为什么?
 明确:倍数或因数都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如果说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乙数一定是甲数的因数。所以上面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质疑:
指出:为了探究方便,以后探讨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数一般指大于0的自然数。
(2)    如果没有乘法算式,你能说吗?从259122036中任意选两个数,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二、           探索找因数的方法
1、从练一练(2)谈起:其中36有好几个因数,能不能把这六个数中36的因数都说完整?36的因数除了这些还有没有?
2、同桌合作,把36的所有因数一个不漏的写出来,并尽可能把找的方法写出来。
3、组织交流,突出要点:有序、一对对地找
4、试一试:找一找1516的因数,写下来。
5、引导观察发现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观察上面几个例子,你有什么发现?(最小、最大、个数三个方面)
三、           探索找倍数的方法
1、过渡:同学们对寻找一个数的因数掌握得不错,那么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吗?
2、尝试:写出3的倍数
3、组织交流:3的倍数,重点交流找的方法(有序、一个个地乘)
追问:3的倍数写得完吗?怎么表示?
4、试一试:写出25的倍数
5、引导观察特点:观察一个数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最大、最小、个数)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2、想想做做1)先填表,再说说你是依据怎样的数量关系填写应付元数的?
               2)表中的“应付元数”都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
3、想想做做3   1)先填表。
2)排数都是24的因数吗?每排的人数呢?为什么排数和每排的人数都是总人数的因数?
4、游戏:看谁反应快
   凡是学号符合以下要求的。请站起来,看谁反应快?
(1)    谁的学号是2的倍数?
(2)    谁的学号是4的倍数?
(3)    谁的学号是8 的倍数?
(4)    谁的学号是24 的倍数?
(5)    谁的学号是30 的倍数?
(6)    谁的学号是1 的倍数?
五、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