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行为研究
武进区潘家小学 鲁秋兰
随着新课改掀起的狂潮,许多教师纷纷把英语课堂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舞台”,课上又唱又跳,又演又画,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老师成了舞台上的“演员”,学生成了台下观看这场演出的“观众”。但是,为什么不少老师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呢?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课程应把是否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意识和兴趣,是否增强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学生是否养成了英语学习的好习惯等作为评价教学有效性的依据。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冷静地思考和反思: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当今的焦点。“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是每位英语教师所要研究的问题。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全过程优化,全面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前准备阶段的优化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提高常态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在课前下功夫,即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根据学生学习的现状和教材的要求,制定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其次,教师要根据所教内容在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用心与文本对话,认真研读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教材的结构体系;确定本课的重点、难点,将传授语言知识以及训练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目标具体化,使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建立在充分了解教材和学生的客观基础之上。
二、课中教学阶段的优化
小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整个课堂由大大小小、环环相扣的各种活动组成。这些活动不是单纯的游戏和表演,而是学生参与学习和实践的依托,担负着循循诱导、步步巩固、层层深化、环环落实的教学任务,担负着新知学习、巩固练习、操练实践、交流运用的重担。故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效率必须从根本处切入——优化课中教学阶段。
(1)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合理使用教育资源,利用好教材这个载体。要将教材内容实行科学的组合,进行创造性的加工,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加强知识间的相互有机的联系,要把教材中的语言知识重新置于鲜活的语言情境中加以解决,以便顺利完成教材的教学任务,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使学生得到发展。高年级的课文较长,我会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问题、提出疑问,用提问的方式把学生思维的导火线点燃,并加以引导、发展。例如教学6B Unit2 More exercise一文,我出示Jim的图片,以 Why isn’t Jim happy?引起学生的疑问,产生了解课文内容的欲望。在分段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我又一环扣一环地提出疑问What does Jim do well in? What doesn’t he do well in? What about his friends? What’s his father’s advice? What’s Jim’s plan? 用紧扣文章内容的一个个提问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悬念,让疑问自然地引领学生主动探索,寻求答案,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2)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好的教学设计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吸引学生兴趣。俗话说得好:“书本是死的,人是活的”。教材虽然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但绝不是教学的唯一标准。教师要根据每一课时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和难点,选定合适的教学模式,安排好各个环节、各个步骤之间的衔接和过渡,确定好教学内容的先后,设计出呈现新内容的教学方案,选定突破口,同时考虑如何以旧引新、以新连旧,使学生易于接受。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随机应变,适当删除添补,提前或推后。在教学taller, shorter时,让自己与学生进行身高比较。这样通过演示,学生兴趣十足,教师也不需要花大力气去讲解那些枯燥的语法,而学生记忆深刻,对所学的内容却能牢记不忘,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3)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
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学生虽然也喜欢低年级的教学方法,但是真正落实到某位同学进行表演时,却没有人主动、积极参与,很多活动都无法实施。这时,我们教师应及时转换教学方式,要关注来自学生生活的各种信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活动设计也要生活化,选择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活动,力图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生活。例如:在教学Asking the way?这一单元时,我简单地标出了几个重要的公共场所标志,自己作为一个来访者问路,然后让学生帮忙画熟悉的街道及场所。由于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学生上课特别认真,也特别的卖劲,都想给自己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学生体验到了成功,同时也调动了他们思维的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效果。
(4)优化学法指导。
优化学法指导要从研究学生学习外语的特点、方法、习惯等方面着手,在各个环节上设计学法“点”,并把学法“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环环相联,使学生能自主地学习。如教学单词shape时,可以先出示单词fish,cake, tape, plate, grape,让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出字母a的发音规律并拼读,在此基础上拼读take, lake以巩固。
(5)优化评价与反馈。
激励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成长在充满激励氛围的孩子,会不断进取。评价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容易的事。多年从教,我意识到教师的评价不只是影响学生的一时,有时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不同的评价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运用“Good/Very good. Well done. Clever boy/girl. Pass. Wonderful”等语言来表扬学生,被赞扬的同学看到全班同学对他拍手喊出这些评语时,都是暗暗自喜。一种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局面逐渐形成。
三、课后反思阶段的优化
课后反思,亦称“授课心得”,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和有益的补充,通过反思来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进行回顾、审视、分析、总结,有助于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新的课程理念落实到行动中。“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反思”教学过程中的“败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偶得”,“反思”孩子学习中的“智慧火花”,“反思”孩子学习中的“拦路虎”,“反思” “下次如何做”。 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一是靠老师的教学经验与智慧,要备课充分,要建立自主学习的课堂;要有恰当、适度的检测和评价。二是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三是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