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级课题《指向师生主动发展的教学常规重建的行动研究》
武进区潘家小学区市级课题系列活动之四
——主题沙龙活动
一、时间:2015年3月20日
二、地点:艺体办公室
三、参加对象:艺体综合办全体教师
四、主讲人:秦旭峰
五、主持人:谈冬玉
六、主题:再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七、后续活动:抓好期初常规工作,重视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整理人:殷晓霞
主讲人:《实施有效教学的思考》
实施有效教学已经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追求,那么怎样实施有效教学呢?结合期初听课情况谈谈实施有效教学的思考。
一、正确解读教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与前提。
教材是链接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纽带,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蓝本。尽管新课程提倡教师应成为教材的积极建设者,但我们需要审视的是教师在创新教材的同时是否真正读懂了数学教材。
王玲老师对待教材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开学第二周我听了王老师的一节科学课,先后参照了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教材,发现两个版本的教材安排本节课的内容的年级各不一样,但是发现了一个共性,它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座位图作为情境引入,这就给我们以提示,用座位图这样一个学生熟悉的场景来引入新课——找参照物,可以自然地生成研究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正是因为王老师课前对教材的正确而深入的解读,使得周老师在课堂上处理知识点游刃有余,能有效运用学生的生成,使得他的科学课堂充满智慧与大气。
二、让学生经历学科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一位老师说的好:听课时,我们要想我们的孩子愿意到哪一位老师的课堂上上课。这其实是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什么样的课堂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益。简单的学科知识学生可以自己看书得到,而殷晓霞老师则是让学生在短暂的40分钟内实现一次“美术家”式的探索过程。张文波老师的音乐课就是让学生经历了试唱到演唱的形成过程,从而实现了音乐课堂的有效甚至高效。
王玲老师不断制造矛盾冲突,关注科学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让学生说位置,找朋友中引发确定位置的需要;公园平面图上没有方格点时,让学生再一次的产生用方位对表示位置的内在需求,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经历了发现、探索的过程,这是一次发现之旅,也是一次思维之旅,更是有效教学的实践之旅。
三、正确的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
自2002年新课程实施以来,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成为公开课上常见的现象,但是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其实仍然是学习学习的重要方式。二者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因此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
几位教师都理直气壮的采取了告诉学生的方法,尽管方式不一样,但是教师都是采取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三位执教者的教学理念的逐渐转变。
正是他们对于接受性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找到了一个平衡点,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实施,在技术上取得了保证。
综上所述,学科教师只有吃透教材,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有效的开展学习活动,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主持人:课堂是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我们在关注其及时达成度同时,也要关注其对学生长期的影响。我想从更现实的意义上去考量课堂的长效性:一是到明年这个时候,今天上的内容教师还要上吗?二是如果你是学生,你会选择哪位老师的课呢?我想,如果你的课学生喜欢了,而且在一定时间内还能牢牢的掌握,这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
顾晓明:为使课堂教学有一定的长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可采用激趣的策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认为课堂的切入点是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出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兴趣点”。诚然,我这里的“兴趣点”并不只是指热热闹闹的各种活动,应该是因课制宜、因生制宜。主要应该是指能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兴趣点。
蒋映:自主也很重要。自我通过体验、实践获得的知识,才能长久地保持,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从现实来看,对这一认识应该成了共识,关键是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中表现出水平不一。
王玲:说到自主学习,我分析科学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出科学常识;第二是通过活动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第三给学生充分地思考与表达的空间与时间,而且在学生表达的时候,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创造。
主持人:我补充一点,互助学习同样重要。互助。古语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尽管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同样也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我们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学生中优秀的资源,进行互助式的学习。因为这些学生思考的方式更贴近学生实际,而且小学生们对同伴说的话更相信。同时,我们也不能轻视出错的学生。出错的学生他也会从反方面给其他学生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