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学科第八册《跳高*游戏》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5-06-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安石

 

一、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是小学中年级段《体育与保健》的教材内容之一。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特点,个别差异的需求,我在本课跨越式跳高教学中选择以情境教学为主题,用橡皮筋代替跳高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设立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为目标而努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运动乐趣,达到全面锻炼身体的目标。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过杆基本动作,学会跨越式跳高的基本方法;

2、发展跳跃能力,提高灵敏及协调性,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3、培养良好的合作能力,促进相互的交流与协作,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的兴趣。具有展示自己的勇气,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及积极的合作态度和行为。

教学重点:两腿依次过杆

教学难点:有序进行,注意安全

三、教学设计与策略

教学策略选择:

教师主导取向的策略和学生自学取向的策略相结合

教学策略设计:

恰当使用接受式和探究式学习方法;

适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创设灵活的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营造自主能动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有多媒体的教室

 

教师准备:布置好场地、器材

 

学生准备:服装准备、准时到上课教师上课

 

教学资源:多媒体、跳高架、橡皮筋、体操棒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资源应用分析

 

 

 

课堂常规

 

 

 

 

 

 

1、利用体操棒,围成圆形,做变向跑的练习

2、棒操

3、利用体操棒做:原地(踢腿、摆腿过杆练习、 原跳起过杆练习)。

 

 

 

 

跨越式跳高:

重点,难点:

1.两腿依次过杆,

2.有序进行,注意安全

 

 

 

 

 

 

 

 

 

 

1、学生自摆图形创编跳跃小游戏

 

 

 

 

 

1、放松:拍手操

2、拼字小游戏

3、放松小结 

 

 

 

 

 

 

 

 

1.教师提前到场准备

2.向学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和目标

 

 

1.教师讲解示范

2.参与练习

3.教师示范、领做,并口令提示

4.提醒学生,腿摆动至最高点再过竿

 

 

 

 

 

1. 示范、讲解跨越式跳高

2.教师领做,学生模仿(原地起跳、模仿跨越式过杆动作)

3. 示范、讲解助跑35步过杆动作

4. 示范、讲解跨越式跳高完整动作

5.让同学演示集体纠错

6.引导学生继续练习

 

 

 

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创造跳跃小游戏。

教师巡视鼓励表扬

 

 

1.教师讲解、示范,参与练习。

2.总结本课,表扬优胜小组。 3.回收器材 ,师生再见。

 

1、体育委员整队

2.向老师问好

3.认真听好本课内容和要求

 

1.认真听讲

按要求积极投入练习

2.学生要求动作到位有力

3.注意观察,认真模仿

 

 

 

 

1.认真观察,仔细听讲。

2.分组练习原地跳起过杆

3.分组进行助跑35步过杆练习

4. 学生尝试完

 

 

 

 

 

 

1.学生用体操棒,发挥想象力摆各种图形

2.积极参与跳跃练习

 

1.学生成圆形,边听音乐、边随教师进行练习。

2.学生用体操棒拼出“活力潘小”。

3.学生交流收获成果。

组织:成四列横队

♀♀♀♀♀♀

♀♀♀♀♀♀

♂♂♂♂♂♂

♂♂♂♂♂♂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

 

1.组织:分成四组

 

要求:跑时保持距离,控制速度,以免相撞。

组织:

♀♀♀♀♀♀

♀♀♀♀♀♀

♂♂♂♂♂♂

♂♂♂♂♂♂

 

组织:

要求:1.跳完迅速离开垫子

2.前面同学离开垫子后,后一位才开始练习。

(百度搜索)http://{域名已经过期}/

(目的:动作更加直观形象,便于学生掌握)

 

组织:散点

 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哪组摆的图型创造跳跃的多哪组为胜。

 

 

 

组织:圆形

要求:

1.投入、欢快、放松

2.平时生活中能合理开发利用身边的体育器材。

(百度搜索)http://{域名已经过期}/

优酷视频

(目的:使拍手操的动作更加直观形象化,配上音乐,学生既掌握得快,又增强了兴趣。)

六、教学评价与设计

体育课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整堂课中,学生的练习密度占多少:二是学生的整堂课中,各个时间段所显示出的心率。对于本堂课,本人的预计是:学生的练习密度为38﹪,学生的平均心率为135/分钟。

 

 

 

 

七、课后反思

本堂课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投入,注意力集中。学生的情绪、意志、创新、合作交往等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学习兴趣浓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在掌握技能、合作探究阶段,虽然依据个人能力、采用了不同高度的试跳练习,但部分学生还是出现了畏惧心理,导致少数学生的练习效果并不时很理想。这是教师课前所没有考虑到的,今后还待加强这方面的心理辅导。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