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系列活动——艺体综合组沙龙之六
发布时间:2016-03-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秦旭峰

 

常州市级课题《指向师生主动发展的教学常规重建的行动研究》
武进区潘家小学区市级课题系列活动之六
——主题沙龙活动
一、时间:2016年3月9日
二、地点:支部会议室
三、参加对象:教育处、艺体综合办全体教师
四、主讲人:吴文明
五、主持人:秦旭峰
六、主题: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七、后续活动:师生齐抓共管,培养好学科常规。
 
整理人:殷晓霞
主持人:十八大报告有关教育的论述中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要贯彻落实十八大教育方针,我们应该从每个孩子的具体行为抓起,从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做起!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孩子的优秀学习习惯?是众多教育工作者们乃至家长们头痛和关心的热门话题!为此,我们艺体综合组全体老师邀请到教育处的领导以及家长代表一起来进行讨论!
 
主讲人: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这次沙龙活动的主讲人,热烈欢迎教育处的同事来到我们的教育沙龙现场,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主题来自于校级选修课程群平台和家长网友交流过程中提到的一些主流问题。那么首先我替我们的家长们提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一边学习一边看电视,这个行为习惯家长应该如何看待,该如何纠正呢?各位看该如何解答。
 
吴文明:我先说一点,因为我看了这次主要讨论的主题,一共是8个问题,挑出来了8个问题。实际上,每一个问题都是很小、很具体的一些问题。但是,这些具体的问题反映出对孩子的整个的行为规范问题。因为我是从2012年的时候,开始做学生行为规范的。当时我们教育处的行为规范针对学校“十大雅行”修订的时候,是我们教育处一手在做的。从那个时候,我们就开始切入到对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我们还尝试做了一个像解读性的专题教育片。
实际上,所有对孩子的一些规范,包括很小的一些问题,都表现在整个的孩子成长过程当中的行为规范塑造的问题,就是说,他的行为塑造的问题。这个,实际上是从小开始培养的。我们现在这么多的问题,都是很小的问题,但是,只反应一方面。实际上,是跟他整个的过程当中呢,规范都是从小开始,从幼儿开始,孩子就慢慢随着他平常的这些日常的行为。因为日常包括很多的方面,包括我们生活中,我们学习方面的,日常在家里里面,他所做的一些他们的行为,这些行为牵扯到学校里面的学习上。
为什么说叫日常行为呢?就是说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了,他的日常行为习惯没有形成一个良好习惯的话,那么就是说,我们原来开始在家的时候,从小的时候开始培养,从懂事的时候,我们作为家长,就通过我们家长的言传身教,就应该给孩子树立一种正确的榜样。而且,家庭这种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呢,影响是非常大的,那时候就开始慢慢形成一种规范了。
因为孩子小的时候,很多的小孩子不懂事,或者是他做错的时候,如果家长一味地纵容他,那时候就会对这个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那么,他就觉得以他为中心的时候,他就怎么想怎么做,我这个行为是不是合理,我这个行为是不是对呢,他不知道,他没有什么是非观念。那么,你那个时候如果再不对他进行校正的话,那他就会形成不好的学习习惯。
 
主持人:留下种子了?
 
吴文明:对。
尤其是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塑造他的行为习惯了。在幼儿园教育这个阶段的时候,就开始对孩子的日常行为进行塑造的过程,一直到学校。但是呢,我们现在讲的第一个问题,一边看电视、一边学习的这样一心二用的习惯。这个习惯,实际上在过去,在幼儿的时候,他可能就没有这样好的习惯,他没有把学习看作他生命当中的一个部分,而且对他的思想道德,有多重要的这个观念,他没有这个观念。他是凭兴趣,所以,那个时候你要从小开始,我们就把学习的这个概念,或者是学习的兴趣,告诉给他。
为什么有的孩子他会很小就有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实际上,跟家长是有关系的。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的影响,他的学习,会对孩子产生非常非常深刻的影响。有的家长就非常爱学习,他的孩子肯定是很安静的,也会喜欢学习,对知识的渴望,求知欲会很强。因为家长对他有引导,他对孩子培养的学习兴趣,可能就会很浓厚。但是,如果要是不这样呢,我们看到一部法制教育片,在句容未成年管教所,“五七农场”里面,我们当时了解了好多的少年犯。这个少年犯,我们当时询问的时候, 90%以上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而且呢,大概是90%多,是犯罪的行为最开始,引发的犯罪的因素里面,其中有一个辍学犯。
辍学的孩子很多,我们当时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你问他,为什么不上学呢?他就是不上学,就是不想上学。他就觉得他对学习没兴趣,有的就是说,我学习不好,我就不爱学了,越学越学不进去,有的就是厌学。这样,实际上家庭对他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农村啊,本身这个教育层次就很低,所以家庭的环境也没有给他们带来一个好的影响。
所以,你在少管所里面就发现,城市的孩子确实是少的,大部分都是农村的,大部分都是辍学的这些孩子。所以说,小孩在他成长的过程当中,我觉得完全是这些具体的东西,都是他日常的行为规范,对他的一些影响和养成,而造成孩子的这样习惯的。
王安石:我觉得吴主任讲的虽然离我们还很远,但毕竟发生了。我想合理安排学生的在校时间。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避免消极等待和时间的隐性浪费。在正常情况下,我以学校体育活动作为例子,每天确保有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2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组织的游戏活动不少于2个;每周开展区域活动或创造性游戏不少于2次,每次40分钟左右。我们的体艺2+1和大课间活动讲得很详细,它已经明确的告诉我们学生每天需要做些什么,要做那些内容,同时它也明确的给老师明确了活动的时间,这样老师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了活动该怎样安排,就可以根据这里面的内容制定出周计划。周计划中包括每周需要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等,同时也合理的安排进其他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区域活动,游戏等,并且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保证时间上的充足。
主持人:我下载了很多魏书生老师的教育视频讲座,听了他的话我理解成了这样:其实没有所谓调皮捣蛋的“坏孩子”,老师应该时刻让他们有事情可做,他就没有时间去调皮了,那还会有“坏孩子”吗?其实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捣蛋鬼们手里在忙着别的事,还有时间去给你调皮吗!所以作为小学老师,你更应该让你的孩子有事情可做,因为他们的年龄等特点使他们自我控制等方面没有成人好,所以老师就根据他们的特点想办法让他们有事干,注意力总是能被你吸引,从而让他们在校的时间过得充实,这样的一天对老师和孩子来说都是互利的,大家的一天都过得那么的精彩,而不是孩子满教室所跑,乱玩,班级秩序混乱,而老师呢则要花大部分的时间去管理班级秩序而且不能全部兼顾到每个学生,这时就会造成意外事件的发生。
施春红:我认为在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中利用各种办法来避免消极等待和时间的隐形浪费。大多有这样一种情况,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吃午餐过程中有些孩子吃得较快,也有部分学生吃起来就非常慢,可是又离老师接下来的活动还有一段时间,这个时间差就导致了有一部分学生吃好了以后没有事情干,出于消极等待中,这样的情况往往使班级秩序开始混乱,常常也会导致意外的发生,所以老师就应该想办法 让那些没有事情干的小朋友变得有事情做,减少不必要的等待。
主持人:大家的发言我觉得老师们都很有心,用的方法也很多,总的看来我就有觉得其实每件事情的发生都可以有很多方法来解决,但是得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了解。作为教师你得去了解你的每一位孩子同时也应要了解你所要处理事件的经过。
马建强:鲁正阳这个同学,一开始我真的很好关注他,一来么,他是新同学,在感情上和我以前班上的,总有点距离感,毕竟原来班级我带了一年总是有感情的,他是新进来的,感情正在培养阶段。二来么,他长得一付木讷讷的样子,上课举手也不积极,画画动作很慢,什么都慢,在我眼中他总是比别人慢一拍的,有时候我批评他,他还要对我笑,简直无语,但是今天的表现让我非常惊讶,很意外,同时我也意识到我自己的问题,我没有做到一视同仁,过早地把他定位,通过今天,我也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有他的过人之处,只是没有被我们发现而已,而我今后也要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主讲人:同龄人往往以同伴作为参照标准,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尺,从而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约束。学生的榜样往往来自于成人的评价,特别是老师的评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师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你最棒”、“你最棒”之类的话经常被一些小学教师挂在嘴边,以此来体现其赏识教育的理念和教育评价观。但是在一日生活教育中也出现了教师表扬过多,以至于忽视了教学评价与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促使评价丢失了针对性影响到学生受挫力的培养。负面评价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下次再接着讨论。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