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有效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特在体育课中安排一定时间作为学生自主锻炼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申报两项自主锻炼项目,并作为本学期的考核项目。
什么是自主锻炼?什么是自主锻炼项目?自主锻炼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特定时间内以个人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参与自主锻炼,使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自主锻炼达到自定的锻炼目标的过程。自主锻炼项目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着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它可以通过学生自定、自学、自练、自评的形式来完成自主锻炼,从而来提高学生的自主锻炼的兴趣爱好和能力。
自主锻炼项目的实施意义。通过自主锻炼使学生的锻炼由被动到适应,由适应到主动,由主动到自觉,由自觉到习惯。采用自主锻炼教学模式,自主锻炼课教学一方面要实行开放式教学,增加师生间、同学间双边和多边的信息交流;另一方面强调自主锻炼要“以我为主”,积极启发学生的运动思维,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用科学观去认识运动规律,加强实际操作,逐步培养学生自定、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最终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自主锻炼的目标是:⑴正确认识体育运动,初步学会应用基本健身的运动的方法。⑵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逐步养成纵身体育的意识。⑶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⑷提高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如何来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提升自觉锻炼的意识。确实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是比较枯燥、学生兴趣一般。原因是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够,这与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不够有关。在低年级,教师只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完成教学,学生还处于幼儿学习生活到小学学习生活的过渡期,学生只知道玩,无忧无虑很开心,其实学生已经在游戏中完成了教学任务,反过来我们老师要的就是这种学习氛围。到了高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越来越散,甚至有个别的学生对体育产生厌倦,所以教师在课前要对学生做好充分的认识,跟其特点对不同的教材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对个别学生要采用特殊的教学方法,以防对课堂教学产生负面的影响。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学生对体育兴趣也随之改变,再说教材内容学习变化不大,只是在难易度上有所提高,对学生来说兴趣不大。那就要靠我们教师去正确引导和教师的创新教学,不同阶段要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爱好。
自主锻炼项目实施的有效途径。自主锻炼项目实施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有课堂与课余的、有校内与校外的、有个人与集体等等。自主锻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锻炼项目(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运动项目供学生选择锻炼,每人自报两个自己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要求自报项目不能与体育课考核项目相冲突。),针对这些自主锻炼项目,由师生讨论决定自主锻炼项目的考核要求和考核标准,同时学生成立考核组对本班学生进行有效的考核。
1、自主锻炼项目定员。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定体育自主锻炼项目,学生也有自己的活动圈,这样学生可以和自己的好友在规定时间里一起锻炼,一起学习,一起提高,学习的氛围相当活跃,学习的积极性相当的高,学习的效果相当理想。因为自主锻炼项目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向而定的,项目有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轮滑、蛇板、踢毽、跳绳等等。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民间体育项目来增加体育课的学习内容,弥补体育教学内容的不足,另外学生有了自己的学习目标,相对来说在课中的纪律、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态度明显提高。教师要备好各项的指导参与到学生的自主锻炼中,巩固与提高现有的运动技术水平。
2、自主锻炼项目合作锻炼。每项自主锻炼项目都有多位学生参与。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组织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对体育锻炼项目的合作包干,便于教师合理指导。例如篮球教学:可以让会运球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可以让懂一定技术投篮的同学去指导技术动作差的同学;可以让会攻防的同学指导不懂攻防的同学。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合作的前提下传授技术,增进友谊。
3、自主锻炼倡导家校同步。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在家庭中创设条件,检查、督促子女适时适量的参加体育锻炼。现在家长也比较注重体育锻炼,,因此要求学生能邀请自己的爸爸妈妈一同锻炼,使学生的自主锻炼项目上的技能有所提高。如一副哑铃、一只毽子、一根短绳、一副羽毛球拍、一副乒乓板,足以能与学校体锻课接轨,与学校进行同步自主锻炼教育。
4、自主锻炼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自主锻炼项目就是学生自己喜爱的项目在自主锻炼课上完成锻炼学习,达到自我满足和自我展示和自我锻炼的目的。这些项目基本都是课本教材上游戏教材或者是民间体育运动项目,象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轮滑、蛇板、铁环等等。教师将这些内容有机地渗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提高了。自主锻炼项目的实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自主锻炼项目的实施也是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延伸。
掌握原则参与自主锻炼。学生须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进行自主锻炼。所以在实施前要给予学生讲清和强调,要求学生在体育课中认真学习,完成学习的任务,同时相互监督才能实施自主锻炼。因此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自主锻炼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地位和效果。本周的教学任务没完成,教学纪律松散等等的情况的出现,那么本周的自主锻炼的时间就不安排了,这样使学生在平时学习有所促动,迫使学生收敛自己的行为,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只有这样才有更多的时间去参与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从中提高自己真正的运动技能水平,在学习中有不懂得地方可邀请教师一同参与来解决难题。在自主锻炼中,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合成自主锻炼小组,他们在活动过程中能给自己制定锻炼目标,通过积极地锻炼活动,使自己完成自己的锻炼学习的目标,同时自己的体能也相应得到提高。
5、自主锻炼考核标准的制定及评价。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生自定锻炼学习的目标,对学生自己的自主锻炼制定一些切实有效地评价导向细则和规范要求,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锻炼表现和锻炼感受。通过细则与规范要求的评价导向,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文化学习积极向上内在需求的发展。因为自定项目的自定,考核的标准的制定,自主锻炼项目的实施,有一定难度。特别时在考核项目的标准上,因为项目是自定,考核标准不
自定项目的考核。通过一个阶段的锻炼和学习,学生的相应的项目上的运动水平、运动技能都得到了提高。按照学期制定的计划和考核要求,将对学生自定的自主锻炼项目进行考核和评定。由于学生的自主锻炼项目都朴实学生自己按照自己的喜好而定,因此项目比较散,所以在考核的时候比较复杂和烦,再说每个人的考核标准又不同,在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考核前先将能把考核项目标准统一先统一(前提是必须按照学生自定的考核标准),这样考核起来能简练一些。不能统一的项目只能按照学生自定的目标进行考核,否则自主锻炼项目的制定将适得其反,达不到学期的预期目标。建立、健全自主锻炼的制度和激励机制,引导学生自觉锻炼、主动锻炼、认真锻炼;不断激励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里自主、自愿、自择力所能练的体育活动项目。根据制定的评价导向细则与规范要求,对学生进行定期评价和随机评价。
自主锻炼的不足及改进措施。由于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自主锻炼选择的项目又大多是民间体育项目,导致自主锻炼项目多,很杂,操作比较困难。⑴在自主锻炼项目锻炼时场地小,影响了学生的分组练习。⑵项目多分组就多,老师无法面面俱到进行辅导。⑶民间活动项目多,学校缺乏锻炼器材,全靠学生自带锻炼器材,学生器材时带时不带,导致学生活动无法正常开展。⑷项目自定,考核标准自定,标准都不一样,因此在考核时操作比较复杂。学生在申报时是按照自己的水平而定,同一项目评分标准不一样,所得等地也不一样。⑸自报项目偏多,每生两项,导致在锻炼中学生拿不定主意,一会在这一会在那。导致锻炼的秩序混乱。改进措施:⑴项目的相对减少,每生一项。项目少了,项目相对集中了,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去指导学生锻炼。随着学生自己学习兴趣的加浓,在教师完整系统地辅导学习下,学生掌握了知识又掌握了技能,更让学生懂得怎么去锻炼自我的方法。⑵器材的相对集中,提高锻炼的有秩序性和效率。器材的有效集中,提高了学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的效率。在教师的集中辅导下,学生在自己的兴趣爱好的驱动下有序地进行自我锻炼,同时也掌握了自我锻炼的方法。⑶考核标准统一,便于考核。结合学生的建议,制定考核标准。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现年龄特征,更符合学生自我锻炼的方向,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技能水平以不同的考核标准去考核,会起到相同的效果。⑷辅导规范化。在自主锻炼项目的制定和考核标准的制定下,辅导过程的也要制定,要形成书面材料。有了书面材料便于教师有次序,比较完整地系统地进行辅导。学生也比较系统地有次序地完成自我学习。
总之,体育教学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来提高有效课堂教学,只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发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兴趣的产生,实际上是由学生自身参加体育活动的成功的内心体验而逐渐产生的。学生往往希望有与自己能力相当的学习的情境,倘若教师制定的学习计划超出其能力太多,学生就会畏难发愁,根本无兴趣可言。如果学习目标与其能力相符,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学生就会享受到由自己的努力而得到的喜悦。这种内心成功喜悦的体验积累,就会逐渐定型为体育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