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生主动发展,重建教学常规的行动研究”这课题价值深远,内涵丰润,我们学校自立项起,就开始着手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下阶段,我们将以这课题为重点和导向,深入课堂展开实践性探索,争取形成一套能够指导今后实践的可行的策略。下面,我主要谈谈,在后续的数学研究方面的设想。
一、侧重展开,分步推进
正因为这个课题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是基于学生发展之上的教学常规的重建。我们知道,教学常规,关切到教学方方面面面的内容,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一展开研究,所以,我们下阶段主要侧重于作业批改常规、学生评价常规。
对这三块展开研究,我们并不是把既存的常规进行全盘否定,而是抱着继承和发扬的宗旨。
对这三块内容的研究,我们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进行必要的重新定位和价值审视,不难发现,其实,我们的研究主体或者说重建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能更好的“生命成长”。
所以,在作业批改的常规上,我们争取突破传统的非此即彼,对错严格分明的硬性批改,适当进行弹性化些,采取交流式批改等,在尝试中不断调整,形成学生喜欢、教师悦纳的方式方法。
学生评价常规,采用发展性评价方式,自评、师评、互评、或者家长评的多元形式。
二、以小课题为抓手展开研究
本学期,我们学校各年段申报了小课题,此次小课题研究的展开,部分是依托大课题进行的,是大课题的有效拓展和延伸,大课题的导向性明确,小课题是教师对当下教学的困惑的自发破解的一种内心强烈需求,比如我们学校数学低、中、高年级组都以年级组为单位申报了小课题,如:低年级组的“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高年级组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能力”,都是老师们在教学中实实在在发现的问题,也是在努力寻求答案的的行进途中。
三、“团体”共进,共同提高
下阶段的设想,我们准备成立成长共同体,几位数学老师组成一个研究团体,展开合作式研究探索,同学共进,互为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