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师生主动发展重建学校教学常规的行动研究》数学子课题总结
发布时间:2013-06-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文

 

武进区潘家小学 张文
自学校确立《基于师生主动发展重建学校教学常规的行动研究》课题以来,学校教师针对该课题展开系列性的思考和探索。数学课题组的老师首先立足于“常规”来认识“常规”:常规是通常的、一般的规则,是基本的、具体的行为要求。教学常规:是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则,是对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行为的基本要求。在有了清晰的认识前提之下,本学期全体数学课题组成员付诸了一些实际行动。
一、理论学习——依“理”而行
全体数学组老师,针对课题,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通过文献查阅、网络资料收集、专家讲座,提升研究素养。本学期,课题组成员学习了关于“常规”、“教学常规”的理论性界定,明晰认识,同时,结合本课题“主动发展”的前置性价值凸显,丰润“教学常规”更为具体、详实和切合学校实际的内涵要求,思考和探索我校已有“教学常规”的必要改进和修正,秉承着继承和发扬的基点,进行系列性重建活动,对学校教学常规进行修订。66日,邀请江苏省特级教师、武进区教研室徐惠仁主任进行专题讲座,徐主任《重建教学常规的理论与实践》的讲座,从基本认识、主要内容和重点工作,高屋建瓴地对学校课题的研究指明了航向,全体教师受益匪浅。
二、实践探索——循“行”而进
有了具体、明朗的目标,全体数学课题组老师,积极投身课题研究行列,有针对性地以行动来支撑课题,以思考来丰满课题,以研究来推进课题。
1、抓重点、求实效
课题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是基于学生发展之上的教学常规的重建。我们知道,教学常规,关切到教学方方面面面的内容,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一展开研究,所以,我们本学期主要侧重于作业批改常规、教师备课常规。
对这两块内容的研究和实践,我们立足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进行必要的重新定位和价值审视,不难发现,其实,我们的研究主体或者说重建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能更好的“生命成长”。
所以,在作业批改的常规上,我们争取突破传统的非此即彼,对错严格分明的硬性批改,适当进行弹性化些,采取交流式批改等,在尝试中不断调整,形成学生喜欢、教师悦纳的方式方法。
在教师备课上,我们课题组以教参为蓝本,教师进行创造性、合理性的吸纳,而非照抄全搬,在备课时,根据自己班内的具体情况,详细备学生,把学生活动预见性且详实地写进教案之中,在教学之后,进行针对性地反思,总结成败得失,以改进后续的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做好必要的价值铺垫。
2、进课堂,促落实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展开课题研究的“行进场所”,本学期,数学课题组,依托本课题,深入课堂,以课堂为实践场,低、中、高年级组自己组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数学大课题组再展开新一轮的研讨,逐层递进,通过两个层次的推进,对课题的价值考量更为明确。特别是本学期,学校进行了“武进区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课题组更是以此为契机,通过多轮磨课,在区、他校专家的现场听课指导,成效更为显著,所推出的课收到专家组一致好评。
3、小课题,大研究
本学期,学校进行了新一轮小课题的申报和立项,此次小课题研究的展开,部分是依托大课题进行的,是大课题的有效拓展和延伸,大课题的导向性明确,小课题是教师对当下教学的困惑的自发破解的一种内心强烈需求,比如我们学校数学低、中、高年级组都以年级组为单位申报了小课题,如:低年级组的“低年级数学课堂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高年级组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能力”,都是老师们在教学中实实在在发现的问题,也是在努力寻求答案的的行进途中。小课题,大研究,以小见大,为“常规课题”研究的展开注入了更为有价值的血液。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