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学科子课题阶段小结
发布时间:2014-11-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谈冬玉

 

 “基于师生主动发展,重建教学常规的行动研究”
综合学科子课题阶段小结
武进区潘家小学    谈冬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带来一些乐趣,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转眼间,我们的新课题研究已进行一学期。这一学期我们以课堂教学为基本点,以课改为工作重心,以课堂教学中落实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为工作重点,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回顾一学年的课研工作,品尝成功喜悦的同时,也看到了失误之教训,为了能积累教学经验,使今后工作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现将本学期本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常规,为课题研究服务
1、提高认识。
开学初我组就上学期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教师总结一学期的教学积累,沉淀了一学期的经验反思,反映出一学期的关注焦点,汇报一学期的实践研究。使每位教师整理教育理念提炼出教学经验。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增强质量意识,为提高教学质量解决了认识层面的实际问题。
2、立足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其—、分析教学大纲.研究各领域对观察力培养的要求。本学期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集中组内教师学习美术教学大纲,整理大纲中不同领域对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内容、目的、及采用的观察方法,进行讨论、交流。
其二、进行课堂教学片断分析。采用说课、上课、听课、评课等形式对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能力的做法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及改进措施。
二、突破教研,落实课题研究。
1、认真做好课题理论资料的积累。
札记突出课题,使每位教师认识到“札记”不是“杂记”,突出对自己研究专题的学习摘记,札记中记录有关课题的理论知识、优秀教学案例、优秀教学反思、阶段性小结等一切可以反映专题的资料。
2、优化备课。
要求备课中突出研究主题,坚持学校检查制度,及时对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坚决杜绝无案上课。从而全力提高教案的质量,努力体现教案实用、创新、个性鲜明的要求。教师在课前能认真研读教材,精备教案,准备教具和学具,上课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上好自己的课。课后及时进行补充和修改,认真用好教案。
3、指导教师课堂教学。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精心设计教学,自觉进行探索实践,全面研究观察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本学期结合学校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和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组织我组每位教师交流听课15节以上,教研组长听课20节以上,我组教师也已形成良好的评课习惯,学会评实课、评进步课。
4、以优质课竞赛为契机,组织教师听课研课。
认真组织教师听随堂课和评优课,讲课教师在活动中把自己积淀的理论应用到课堂中,听课教师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5、认真反思。
根据学校要求,我组教师都能对每课进行反思,学期末组内每位教师都能上交优质打印的片断反思四篇、教学论文一篇。
三、存在的问题
1、认识的模糊化。许多教师认为,不搞研究照样能教好学生,用不着研究,但是教学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问题,教学活动与教师研究本质上是融合为一体的。如果因为教师的潜心研究能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学质量就会因此而提高。
2、过程的形式化。有些教师教学研究只看数量不问质量,忽略研究过程,这绝不是教科研的初衷,形式化的研究只能使教师更繁忙,还会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
3、理论、业务学习欠佳,导致教育观念有些滞后。
4、教师工作的热情不够高,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5、教师闭关自守的现象比较重。课堂教学中要加大听课的力度,尤其是学科间的听课,让教师之间有更多的交流,让学科之间更好的整合。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为每一位教师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实践就是研究,发展就是成果。选择教育科研,就是选择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就是寻找一份快乐。相信只有积极投入研究,发展自己的专业水平,才会更快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14/11/27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