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基于师生主动发展 重建教学常规的行动研究”总课题总结
一学期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教育科研为"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服务的工作方向,围绕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走丰富质量内涵之路,致力全面提升学校品位"这一总体思路,根据武进区教研室新学期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学校工作计划要求,树立"科研引路,教学创新"理念,不断丰富"科研兴校"内涵,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全面推进学校整体发展而服务。
一、 开辟多种渠道,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充分利用政治业务学习时间和校本培训时间,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理论水平匮乏一直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解决好一线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实践机会充裕而理论水平不足的问题,是农村教科研必须跨越的障碍。配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做好教师继续教育考试和培训的各项工作,有效组织教师参加省级、市、区级培训,把先进的教育理论及时传达到每一位教师。全面学习培训2011版新课程标准,纳入学期校本研修。
二、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继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老师们尽可能地创设学习提高的机会。组织开展了“武进区英语送培上门”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名师大讲堂”暑期培训;9月组织10位数学老师参加“2012长三角名师大课堂小学数学”专场活动。9月27日,开展了“武进区获奖课例送课到校活动”。10月张文、吴新民、李敏老师参加常州市“江苏省第十二批特级教师”公开课展示与专题讲座。10月陆品荣、蒋芬老师参加了“张家港-武进两地名师工作室”数学联合活动。11月鲁燕、汤凤琴老师参加了南京《现代与经典》英语研讨活动。积极参加武进区、前黄协作片的各项教研活动。促使教师逐步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转变。
2、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开展各种以教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为主题的学术活动。10月,学校邀请了市教研室朱洁茹教研员、区教研室张新东教研员,局前街小学许嫣娜老师、星辰实验学校金磊老师来校开展教研活动,两堂优秀的课堂展示课给了听课老师以美的享受,两位教研员的精彩点评更是让老师们受益匪浅。10月邀请了溧阳文化小学林忠校长来校作了“改变思维方式,提升工作效能”的专题讲座。
3、积极参加各类征文活动、案例评比活动。武进区教研室组织的论文评选,我校选送了23篇。组织参加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争取有所收获。
三、深化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过程
规范的管理是提高科研实效的保证,是实现学校教科研工作健康有序、高效运行的关键。在强化课题过程管理的同时,做好五大主课题的研究工作,由教科室牵头,组织课题组长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依据学校新的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新申报了《基于师生主动发展,重建学校教学常规》的学校主课题,申报了《创建棋文化教育特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特色课题,申报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策略研究》,这些课题都顺利通过申报,被批准为武进区级课题。学校原有的德育课题《新时代背景下少先队员开展孝道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成功申报成为省级少先队课题。做好这些课题的日常管理工作,带领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写好课题学习记录、会议记录,填写好课题活动登记表,制定好课题活动计划,撰写好课题活动总结。
1、坚持教科研过程的规范管理
本学期,教科室将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学校现有课题进行规范管理,每月一次组织教科研的专题活动。课题研究组分工到人,计划、总结、活动记录、资料收集有实验组教师分别承担,实验教师要有计划、有总结、有个案,使教科研工作进一步规范性和科学性,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内涵。从管理中求质量,从管理中求规范,从管理中求发展,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努力,增添教科室的亮点。
2、教科研工作渗透进日常工作
现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了自己的研究课题,语文、数学、英语要在备课本上认真制定计划,要求每位教师,以课堂和日常教学工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使自己的小课题研究做到基于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带着课题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分析研究的措施,总结得失,写好教育随笔,以推进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课题只是一个平台,思考和分析才是本质。因此,倡导课题组成员养成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