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参加了区级课题《指向师生主动发展的教学常规重建的行动研究》的课题组,经过一学期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有了一定的收获和体验。常规是学校工作的基础,离开了常规一切的形式都显得苍白无力,只有落实好常规,才能积小溪成江海。小学音乐教学常规是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有效地减少学生与老师之间不必要的言语,形成一种心领神会的默契,使音乐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要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常规,必须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优良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既感觉轻松活跃,同时也感受到一定的教学规则,做每件事情都要有“度”,让学生通过常规训练,知道这个“度”的分量,但并不是一味的束缚和压制,要遵循以下原则:
1、全体性原则:良好学习常规的培养应面向全体学生,要“以点带面”,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学会合作,体验学习的快乐,但不是纯粹的约束或束缚。
2、 基础性原则:良好的常规训练应从基础的基础抓起,认真细致的对待,力求实实在在的成效。
3、 长期性原则:必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从小抓起,从一点一滴抓起,反复练习,日积月累,长期坚持,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4、 一致性原则:对研究实践的目的、意义以及目标要有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中要保持行动的一致性,特别是赢得班主任老师的配合和支持,共同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课堂学习常规。
良好常规的培养有关注意事项:
(1)、良好常规培养有其统一性与长期性。
(2)、常规培养应具体、细化,多给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少说“不要”、“不能”。
(3)、常规教学应与其他学科老师共同努力,使教学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师应该有足够的课余的时间与学生交流、疏通。每一节课不会总是令人满意的,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我们要有足够的时间对有关问题进行解决,如果不解决,那将会影响到下一次教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