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师生主动发展的教学常规重建的行动研究”
数学子课题个人小结
武进区潘家小学 陆品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个人觉得,对单元的教学设计,先要更仔细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其次要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应分析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并通过合适的内容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了解整个单元的框架结构,找出内在规律,会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会整体把握教材,更好的进行教学设计,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另外教学设计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否,也对后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单元设计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单元教学设计要有整体性。整体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整合。
2.单元教学设计要有相关性。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课型的选择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关;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关;教学活动与教学活动之间和教学目标相关。
3.单元教学设计要有阶梯性。阶梯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基础到提高,活动的要求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4.单元教学设计要有综合性
首先,单元设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统筹安排整个单元的教材内容,对单元教学过程做整体设计,处理好课与课之间的衔接和过渡,合理安排各课的教学内容,科学分解单元内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单元内各课时的特点。不应只有分课时计划,而没有单元总体安排。同时备课要备学生,不但要备学生已有的知识,还要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习惯,思维方法等。在教材、课程标准与学生之间,要以学生为纲,不考虑学生因素的话,课可能白上,因为学生已掌握;或者设计的过程、内容难以理解,学生如同听天书。
其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将单元目标分解为课时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确定合理教学内容,教材的编排顺序不一定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应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补充一些内容,来完成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必须分解到每一课时中去,每课时教学要有重点。
最后还需做好整体思路的安排,要练习安排的有层次,难易结合,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有要求。
因此,教师如能从上述几个方面提高对教学设计的认识水平,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就能使教学设计更易体现结构和建构的思想,也将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