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
发布时间:2016-05-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鲁瑶

 

指向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
阅读时运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如何在教学中以阅读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我就以最近执教的《恐龙》一课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精读文本,找准文本特色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关注,对他们文本解读的差异性、独特性的尊重,才是真正突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做法。学生真正具备了文本解读的能力,才是阅读素养提升的核心所在。
【前课例】
1《恐龙》第三自然段教学设计。
1、师:鱼龙和翼龙是恐龙吗?谁能把你的根据读给大家听听?
2、读后屏显:鱼龙和翼龙属于恐龙的亲戚。
3、(自问自答)为什么样说鱼龙和翼龙属于恐龙的亲戚呢?因为它们虽然都生活在同一时期,有很多生活习性相同,但恐龙只是陆地上的霸主,而鱼龙和翼龙分别是水中和空中的霸主,所以鱼龙和翼龙是恐龙的亲戚。
4、(屏显“鱼龙”图片)这就是“鱼龙”。书中是怎样写的?谁来读?听了这句话你知道什么?指名说。齐读这句话
5、(屏显“翼龙”图片)这就是“翼龙”,“翼”就是翅膀。为什么叫它翼龙?谁来读?这句话把翼龙比作什么?
6、齐读第三自然段。
7、小结: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生活在水中的鱼龙及飞翔在空中的翼龙,它们属于恐龙的亲戚。
教学《恐龙》这一课时,要求三年级学生初步了解“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并且学会使用。而在之前的教学中,为了区分为恐龙的亲戚,我是把第三自然段放到第二自然段前面来解说,这样一来,找了第二自然段这个明显的载体,就很难讲解到说明方法的运用。
那为什么这篇课文名为《恐龙》,在第二自然段介绍了那么多种恐龙后还要介绍这两种恐龙的亲戚呢?我又阅读了一遍文本,发现原来这一自然段的安排,是为了让学生区分“作比较”与“打比方”的呀!
【后课例】
1、认识了大恐龙,我们去见见小恐龙吧。过节了,恐龙妈妈要派小恐龙到亲戚拜访,可是小恐龙不认识它的亲戚呀,你能告诉小恐龙吗?
( 生说鱼龙和翼龙的样子:小恐龙,我告诉你,你的亲戚是鱼龙和翼龙。鱼龙长得很像今天的海豚,翼龙展翅高飞时好像一架翱翔的飞机。)(师出示鱼龙和翼龙的图片)
    师:谢谢你帮了小恐龙的忙。你刚才是用什么方法介绍的龙呀?翼龙呢?
2、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正是因为恐龙距离我们很遥远,谁也没有见过,作者就用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飞机打比方,用海豚来作比较,让我们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了。
二、拓展延伸,有的放矢地训练。
在教学《恐龙》的教学活动中,有三处可以进行练习:(1)看图认恐龙;(2)恐龙的自我介绍;(3)恐龙灭绝的猜想。但是这三处练习对于教学目标是否有促进作用的?是否可以让学生学习巩固说明方法呢?我想都不能。
如果在教学中,又是猜谜活动,又是拓展训练,又是表演,这样遍地开花,其实华而不实,反而失去了课堂的目的性。所以我这样设计:
    介绍一种恐龙,注意写清楚以下三方面:
    1、恐龙的名称。
    2、它的形态特点是什么?
3、用说明方法具体介绍?
内容可以选用老师给大家介绍的课文外的三种恐龙,也可以谢谢你课前调查的恐龙。
这样既可以让孩子们巩固前面所学习到的说明方法,而且可以引起孩子们课外查阅恐龙资料的兴趣,一举两得。
总之,我们在教学之前,一定要认真专研文本,还要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潘家小学 鲁瑶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