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营 人 心
记得我上大一那年,二叔从泥田里跑上来,和我商量道:大侄子,你堂弟要考高中了,得花不少钱,将来考上大学,那不需要更多钱吗?二叔得提前张罗,准备在镇上开个小饭馆。我泥腿子一个,你帮我合计合计。
那时,我刚读了半年经济管理,听二叔这么一说,我还真替他设计起宏伟蓝图来。不久,二叔的小饭馆就开张了。二婶掌勺,她很有灵气,不管什么菜,一学就会,特别是红烧猪蹄,绝了;二叔跑堂兼采购,忙里忙外,腿脚麻利。开张那天,二叔却立下规矩:镇上凡是年过花甲的老人,吃饭一律免费!
二婶不乐意了:眼睛一睁,忙到熄灯,一天才挣多少钱?二叔将烟屁股一甩,喝道:你懂个啥!有几个老人将信将疑地来饭馆吃饭,给钱时二叔坚决不收。我也在担心,二婶的拿手绝活到底能将这小饭馆撑多久?
三年后,我毕业到一家大公司去了。小镇的酒楼越来越多,装潢一个比一个漂亮,服务员一个比一个风骚,但关门的也不少。二叔的饭馆只是贴了几张墙纸,增加了两个帮手,又添了两台彩电而已,生意倒越发红火。
二叔满脸笑容招呼着前来吃饭的老人们。老人们也不客气,和二叔打个招呼,便几个人凑在一起边打牌边等人,等人到齐后,就将牌一扔,围坐在一起吃饭。有不少人怀着不同的目的问二叔:你到底赚了多少钱,有何秘诀?二叔笑而不答。
一晃几年又过去了。堂弟学成之后,回家乡子承父业。咂,二叔一下子给他八十万,让他开起了餐饮连锁店,但立下的规矩没变:凡是年过花甲的老人,来饭馆吃饭一律免费!
我干营销十年了,有关营销的文章也发表了不少,自以为是专家,却走马灯似的从一家企业换到另一家,难道我的营销术不如我的泥腿子二叔?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向二叔讨教“秘诀”。二叔对我倒不见外,呷了口酒,便和盘托出了他的“招牌经”:
我是斗大的字认不得一箩筐,但我认准一个理,生意就是人气。刚开业的时候,我就寻思,你们这些年轻人都出去工作了,老人却没人管,饥一顿饱一顿的。如果让这些老人吃饱吃好,那我就既能日行善事,又能使小饭馆的招牌亮起来。而老人又能吃多少东西呢?但他们都会说我厚道,心眼好,还会跟他们的儿女们、七大姑八大姨说,一传十,十传百,我的招牌就出去了……
二叔的“生意经”,噎得我差点没从椅子上滚下来:敢情我学的现代营销理念,竟然不敌一个从泥田里出来的人管用?看来,生意是与人做的,首先要学会与人打交道,与人沟通,而且还要懂得让利,经营人心,才能把生意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