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这么简单》作为郭明义唯一自传性作品,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平实地叙述了郭明义的点滴事迹,全景展示了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恒心,使人感动,令人钦佩。书中提到,郭明义每天都提前两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1990年以来,他坚持20年无偿献血,累计献血6万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他累计捐款十几万元,花3年时间为一个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儿寻找合适的配型,他在这些善举中获得巨大精神满足。可以说《幸福就这么简单》是安贫乐道、助人为乐幸福观的一曲嘹亮颂歌,它不仅形象地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幸福、追求幸福,也启迪我们以自己的爱心和善举,在帮助他人、温暖他人中找到真正的快乐、实现人生的价值。
“千百次的,我问自己,我的人生,我的爱,在哪里?……来吧!朋友!给你一片绿色,放牧这世界的美丽!把幸福给你。”这是郭明义写过一首小诗《把幸福给你》,后来被谱了曲。很多听过孙楠演唱的这首《把幸福给你》的人除了内心的震撼外,会在心里问:“我把幸福给了谁?”郭明义把太多太多的幸福给了需要帮助的素不相识的人,我们呢,是否想到过把幸福给谁?又已经把幸福给过谁呢?
郭明义的事迹,平凡而伟大。他的快乐源于他的付出,不是回报;他的幸福在于帮助可以帮助的每一个人,而不是得到别人的帮助。他虽然在物质上一贫如洗,但在精神上极大富裕,他的快乐是纯粹的,他的内心是充足的。
这本书让我——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深深地思考:幸福是什么?教师的幸福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师职业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和感受。我不知道教师是不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只知道真心爱教育的教师才会真正爱自己的学生。因爱而生爱,他会不断探求教育的真谛,不断思考教育的现象。这种不断探索的过程在有些人看来是那么的艰辛,但真正爱教育的人品尝的不是艰辛,而是幸福。
一、幸福感来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对教师而言,幸福的感觉主要自于学生的成长。教育是一项充满激情、关爱和生命体验的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们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得一种满足、收获一份感动、收藏一份纯真。这种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也是只有教师才会拥有的一种财富。记得曾有个学生,在大家看来是那种无药可救的类型,于是我采用找优点,多谈心,及时补功课等方法,让他始终跟上班级其他学生的学习。到最后测试时,我教的学科他竟然得了优秀,其他的学科进步也不小,看着他脸上开心的笑容,我也被感动了,这是一种收获的幸福。
二、幸福感来自在自身的发展成长。就教师个人本身而言,职业幸福感来源于自身的专业成长。许多事只要自己用心去做,相信就能做出一番成绩,而领导和同行也会看见你的进步,你的成长,会赏识你、给你更多的机会让你从中体验实现自我价值的幸福。你就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人生的完满和幸福,如果家长非常信任、肯定和尊重教师,那教师同样肯定会觉得很幸福。幸福从来不会光顾一事无成的人,把教师当作谋生职业和饭碗的人,很难享受到教书育人的快乐。教师应当象一条河,源源不断地充实自己,将涓涓细流汇入大海;教师应当象一条路,将无尽的希望铺向远方……作为教师,从来也只应当在自身的专业成长中才能创造出绵延不断的幸福。
三、幸福感来自自身平和的心态。幸福总是相对的,幸福也是一个“易碎品”。不同的期待、不同的标准会有完全不同的幸福感受。说到底,幸福就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心态失衡,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都不开心,始终也不会觉得幸福。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教学的压力。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外界的诱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今的社会已经成为经济型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钱。虽然,教师们每天在从事着繁重琐碎的工作,不但要付出自己的体力和脑力,还要更多的付出自己的情感。付出了很多,但得到的却不是很多。如果教师没有一个平和的心态,那将会心理不平衡,而无心于教育教学工作。平淡也是一种幸福,拥有了平和的心态,幸福就会长驻你心田。
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关乎心灵,关乎生命,关乎成长。因此,教师的幸福深深地关联着学生的快乐成长。唯有老师拥有持久的职业幸福感,才能在教育岗位上迸发出无限的教育热情和教育智慧。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灵动起来,学会快乐而优雅的追求幸福!
感谢郭明义的《幸福就这么简单》!这本书启迪我们以自己的爱心和善举,在帮助他人、温暖他人中找到真正的快乐、获得人生的美满;这本书为我们树立了像郭明义这样一位普通但却光彩照人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朴素的丰碑。它让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灵魂受到震动,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真正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