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的大力推动下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研究和教师的交流。我学习了大量的教育理论、教改经验,促进了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改变,把自己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理解、把握和思考及时整理并记录下来,分析解决教学中的疑难和问题,总结实验成果。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进展:
一、低年级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原因:
1、阅读时间少。在我国还是应试教育为主,在不影响考试的情况下,没有人愿意基础时间来做这样一件漫长的事情。功课已经很紧扎很难给了,孩子们在完成功课以后,大多数时间喜欢做游戏吵闹。就是不愿意静下心来读书。
2、缺乏阅读的环境。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就是拿起手机,孩子回家后耳濡目染,长此以往很难再拿起书本好好读书。
3、阅读质量不高。孩子们的阅读就像快餐,有时候读完都不知道读了什么。没有效果。
4、直观的冲击。现在有很多东西都拍成了电影视频。孩子们当然更愿意看直观的东西,就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去想象去细细品读文字了。
这些都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二、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课外阅读“读什么”,解决课外阅读的内容问题。
2.课外阅读“怎么读”,解决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策略的问题。
3.课外阅读“读的效果怎么评价”,解决课外阅读效果评价问题。
三、提高课外阅读实效性的策略
(一)优化课外阅读内容
提高阅读的有效性,“读什么”是首要的问题。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能力,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当根据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阅读能力,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
1、读经典诗文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的数量要求。这个数量提出的背后是高度肯定古诗文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实践也证明,诵读古诗文对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表达能力,增强注意力,乃至人格修养都有重要作用。这是我们学校一直在坚持的事情,每一学期都会有古诗文诵读比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2、读与课文相关的名著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是名篇名著的节选,选编这些教材的目的之一就是以“一篇文”带“一本书”,也就是通过一篇文章的教学,激发学生阅读与之相关的成本的名著,从而实现“课外阅读课内整合” 的特点,从而达到“得法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效果。
3、读优秀的作文书
作文选里的文章都是学生的同龄人写的,他们之间生活经历和感受有相似性,读这样的作品学生有亲切感。小学生的学习还是以模仿为主,写作文也不例外,适当地模仿也是提高写作的途径之一。要发挥作文书的优势,限制作文书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选择作文书就很重要。选择的依据就是那些起点比较高,档次高的大赛获奖作文书,而这需要我们的老师做必要的选择、推荐。
4、读其他的有益的书。(天文地理没有限制)
(二)构建学生课外阅读平台
1、时间平台。
课外书就要利用课余的时间读,那么要保障学生有足够的课外时间,老师就要减少一些重复、低效、无意义的课外作业。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老师就要摈弃那种通过让学生做大量练习来提高教学成绩的短视做法,而要把着眼点放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
2、环境平台
阅读的环境可以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种。
硬件环境主要包括:
(1)班级图书角。
(2)家庭书屋。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向家长建议建立家庭图书角,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3)读书活动。通过组织读书活动,营造学生阅读氛围。比如演讲赛、师生共读、比赛评选“书香少年”。
软件环境主要包括教师和家长的支持引领。
我们学校还设立了漂书区,不仅每个班级有图书角,年级走廊还有许多图书和读书用的座椅。
另外在我的班上专门再造读课开辟出来一段时间给孩子们用来读课外书用来分享交流。相信积少成多,随着时间的积累,他们一定会有自己的收获。
3、方法平台
(1)精读法。(2)略读法。(3)老师范读法。(4)读书做笔记法。……
4、整合平台
(1)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整合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课文阅读为载体,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引导学生把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2)课外阅读和写作的整合。我们的课外精读要求学生阅读同龄人优秀作品或者优美的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名家作品,在读书做笔记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写周记,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迁移,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5、互动平台
通过家长会、家访,充分利用家校通,组建家校互动平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读书,是一件缓慢而美丽的事,需要持之以恒。要让学生留一份热忱给读书,需要家长、学校倾力配合。通过家长会,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并通过家校通,把本周、本月的各项读书活动与家长共同交流,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监督孩子的读书,并让家长义无反顾地参与到孩子的课外阅读中在不知不觉中,既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的想法,更可以让书中的主人公待人处事的态度,在孩子的认同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学习。
(三)构建课外阅读多维评价体系
1、优秀读书笔记展示。
2、活动评价。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举行竞赛活动。
周英
2017年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