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题研究计划、活动安排
发布时间:2016-08-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汤凌云

英语课题研究计划、活动安排

2016.9~2017.1

一、指导思想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英语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如何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界限,充分调动师生间的交往性和互动性,从而改变课堂的紧张气氛,使课堂成为一个和谐的、活跃的、活动式的场所,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纵观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大多是以这样的程序来进行教学的:热身——新授——操练——拓展——作业。单词教学、对话教学、阅读教学等虽然教学内容不尽相同,但教学环节却是大同小异。在这样的教学安排下,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通过模仿(模仿教师,模仿录音)来进行的,教师和学生之间最多的互动环节是围绕着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讲解,而往往缺少全方位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形式,这就让人不由得想到要真正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让英语的学习成为语言的学习。基于此,我校于去年2016.2立项小学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以此为契机探寻培养师生课堂互动的教学方法,经过上学期的准备阶段,老师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从本学期开始正式进入课题实施阶段

 

二、研究目标及主要措施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素养

 建立常态化的课题组学习、研讨机制和评价标准,促进课题组教师将科研带进每一个教学片断,将科研与日常教学紧密相连。鼓励课题组教师记录日常教学点滴,并生成文本性的东西,用以反思、调整后续教学,推进课题研究。通过理论学习、课例研究、学术沙龙、微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提高老师们的科研水平。

(二)抓住研究重点,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教学环境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认知与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效率。不仅如此,教学环境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向上、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我们利用环境的积极影响,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拟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环境的优化:

1)心理环境: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无形的、动态的环境,如人际关系、教学气氛、群体规范、班级文化和社会信息等。

2)物理环境:教学场所、教学设施、班级规模、座位编排及自然条件等。

3)语用环境:在教学中注重情境的创设并保持刺激的纯度等。

 

、工作安排(具体实施可视实际情况微调)

九月份:

1、组织学习课题计划,制定个人研究专题;

2、组织好每月一次的研究课和理论学习;

3、参加区小学英语中心组成员、理事会议(教研室);

4、选送教学论文参加省论文评比(五四杯)

5、区小学英语教师评优课比赛(专业知识与能力笔试,含听力)。

十月份:

1、组织好每月一次的研究课和理论学习;

2、组织英语设计比赛;

3、五六年级英语写作比赛;

4、区小学英语教师评优课比赛(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

十一月份:

1、组织好每月一次的研究课和理论学习;

2、三年级整班朗读和口语交际比赛(校级及区级准备)

3、课题结题准备(常规英语子课题)

4、区小学英语评优课比赛(上课);

5、区小学英语主题教学研讨活动

6、组织三年级英语字母过关测试;

十二月份:

1、组织好每月一次的研究课和理论学习;

2、常州市小学三年级学生英语口语检测(整班学生,随机)

3、市小学英语潜力教师课堂教学展示;

一月份:

1、组织好每月一次的研究课和理论学习;

2、常州市农村小学教研工作研讨

3、进行本学习的课题组工作总结;

4、积极撰写课题相关的论文;

5、上交相关论文和各项材料。

 

                                                                       武进区潘家小学

                                                                                      2016-8-28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潘家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潘家兴政路200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3号